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南宁市外资总量保持在广西首位

2019-03-06 17:19:53 | 来源:南宁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3月5日,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2018年,全市实际到位资金950.3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3.02%,外资总量保持在全区首位。好事成双,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全区投资促进工作会议上,我市荣获2018年度招商引资专项考评第一名,实现“三连冠”。

  两项第一名,昭示了南宁是充满机遇、活力和潜力的投资热土。近年来,我市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指导,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招商机制,聚焦产业集聚,开展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提升投资环境建设,为推动全市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招商增添发展后劲

  高质量促进产业集聚

  新春伊始,在瑞声科技南宁产业园一期项目内,工人正有条不紊地组装扬声器、受话器、精密结构件等精密配件。该产业园作为自治区、南宁市重点引进的龙头企业项目,将全面推进南宁的产业升级,并加快电子产业的集聚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开展产业大招商活动,区、市、县三级联动,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物流、金融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活动,为我市推进实体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增添无穷动力。

  持续推动“二产补短板”,做好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三篇文章,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标志性的突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超过食品工业,成为对工业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完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铝产业链全景图编制,引进瑞声科技、歌尔股份、李宁体育等重点产业项目98个,工业招商走出了新路子。

  持续推动“三产强优势”,大力实施“引金入邕、引资入邕”战略。目前东盟商务区互联网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已落户企业156家,基地核心示范区带动辐射周边相关产业效果明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平安银行南宁分行、国富人寿保险公司开业,中信保广西分公司、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落户;抓好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招商,加快建设中新物流产业园,成功引进京东电商、菜鸟网络等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深化“南宁渠道”优势

  招商路子不断拓宽

  在第15届东博会、峰会上,南宁市签约项目88个,总投资503.1亿元。其中,在自治区举办的第15届东博会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8个、在自治区专题论坛活动签约项目4个,在南宁市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项目24个、场外签约项目52个。

  近年来,南宁市充分利用“南宁渠道”,做大开放合作大文章,内引外联,向“高处”借力推动招商。借助东博会的平台优势,举办了系列经贸活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密切南宁与国内外企业在经贸领域合作上的交流联系,推动南宁与东盟各国在双向投资与贸易领域实现务实合作,各项经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与此同时,南宁市紧抓企业在东盟国家设立组装出口基地、在相邻国内地区建设重资产基地的宝贵机遇,主动担当起中国与东盟产业转移超级联系人的角色,让企业把重资产、自动化程度高的环节放在南宁,把支撑东盟工厂的科技服务放在南宁,把在东盟工作的骨干人员落户在南宁,努力把南宁打造成为中资企业走向东盟的重资产的投资地、科技服务的支撑地、贸易往来的结算地、后勤服务的保障地,为完成扩投资、补短板、强基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切实着眼“实处”服务

  优化投资环境惠商

  “南宁的环境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创新型企业发展。在别的地方洽谈一个项目至少需要半年,在南宁基本上一个月就谈妥并实施。”深圳市华芯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焯表示,这就是企业选择南宁的原因。

  推进高质量发展,就要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南宁市着力提升项目服务,优化投资环境,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在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开展“惠企大引擎、惠企大汇编、惠企大兑现”三大惠企服务,加快建设“南宁市投资信息服务中心”,集中展示南宁市优势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信息;连通“爱南宁”APP,梳理全市惠企政策“上云端”;进一步扩大惠企政策内容的知晓度,增强惠企政策指向的精准度,提高企业对政策执行的满意度。

  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政企服务沟通平台、代办服务平台、投资投诉平台三大服务平台。加快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免费代办服务机制、投资投诉举报服务机制和政企定期沟通会议制度,切实推动我市投资环境持续改善。

  提升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以区、市两级“红黑榜”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牵头服务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机制和招商引资重点在谈项目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做好历年签约项目履约情况跟踪统计,加大对新签10亿元以上大项目的服务督办力度。本报记者胡光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