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释放土地潜能 盘活沉睡资本 ——广西深化土地资源领域改革扫描

2019-02-13 08:48:49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唐广生  通讯员 黄尚宁

  土地是发展之基。广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围绕我区发展面临的用地用矿、资源保护、服务民生等问题,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2013年至2018年12月底,累计供应全区建设用地10.36万公顷,保障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等项目用地需求。

  牵住供给牛鼻子

  铺就审批快车道

  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广西加快发展的诉求迫切。然而,随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升级,用地难、审批难成了新的老大难,给资源供给带来持续压力。

  如何牵住土地供给牛鼻子,把有限的指标用在刀刃上?从2017年5月起,广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大胆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专项用地指标核销制度,对自治区重大项目、易地扶贫搬迁、保障性住房项目一律开绿灯。

  “这个核销制,简单理解就是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做好了,具备了用地条件,用地指标就可以直接核销给它。”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告诉记者,这样做既节省了指标申请流程,又保证了项目的及时落地和指标的100%使用。

  至2018年12月底,我区已通过该办法解决重大项目用地91个,核销面积2850公顷,具备报批条件的重大项目用地做到了应保尽保。

  针对用地报件质量差影响审批问题,我区进一步打通审批堵点,铺设审批快车道。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主研发建设用地报批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行区、市、县“三级联审”制度改革,实现了网上同步并联审批,全区建设用地审批平均缩减了5个工作日。

  为进一步破解用地难,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先后实施了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北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点。截至目前,全区共获批低丘缓坡专项指标5317.78公顷,引进项目439个,完成投资487.98亿元;利用旅游用地试点政策,保障了桂林文化旅游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用地,开创了全国旅游用地差别化管理的先河;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组织农村土地入市100宗约385公顷,成交价13.36亿元,入市宗数和规模均排全国33个试点前列。

  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12月底,广西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9.48万公顷、批准用地10.24万公顷,为培育形成食品、汽车、机械、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产业打下了基础。

  土地整治开先河

  生态保护敢争先

  甘蔗收割时节,在扶绥县蔗区,收割机来回穿梭。渠黎镇渠芦村村民范均感叹道:“我家原来的29块零碎土地整合为一大块,甘蔗种植实现了机械化、良种化、水肥一体化,每亩平均增产2吨以上,增收1500元左右。”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耕保处负责人介绍,2012年,我区总结推广龙州县农民自发“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模式,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和推动高产高糖蔗基地建设。“这一创新做法,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赞为‘开了全国先河’,并在西南8省区喀斯特地区推广。”

  截至去年12月底,广西累计实施“小块并大块”3.16万公顷,完成“双高”土地整治28.15万公顷。

  在推进“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的同时,我区针对城镇缺地、耕地保护“两难”问题,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已批准增减挂钩项目立项553个,实施规模1.63万公顷,预计新增耕地1.37万公顷。增减挂钩项目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016年4月以来,针对桂林漓江和合浦海边采石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广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从落实问题清单到全面整改,从颁布全区砂石资源开发专项规划到全面推行采石场标准化建设,掀起了一场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和生态体系重构热潮。

  目前,我区已完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任务12家、自治区级6家。平果县作为全国第一个采矿临时用地方式改革试点,获国务院2018年大督查通报表扬和推广。

  服务民生有作为

  便民利民有突破

  近期,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了新闻热点。这个占地约80公顷的安置项目,为完成追加的易地搬迁指标,曾创下一个月完成选址、20天完成征地、150天内动员1.35万人搬迁的速度。

  南丹县领导感言:“在项目建设突飞猛进的背后,土地要素的供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大省区。

  2016年4月,我区在全国率先实行脱贫攻坚项目用地边建边报政策,对因扶贫搬迁安置需要、当年必须建成安置的项目用地,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可先用后报、边建边报。

  广西2016-2018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万人,截至2018年11月10日已累计搬迁入住67.63万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从排名全国最后一档跃居前列。

  “边建边报用地政策得到了中央和自然资源部的肯定,并作为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全国推广应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领导介绍说。

  2018年,自治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单列贫困县用地指标从33个县扩大至54个。54个贫困县先后获批增减挂钩项目立项408个,实施规模18.55万亩。

  通过实施深度贫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政策,广西共组织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15批次3815亩,获取交易金额10.17亿元,全部返还深度贫困县,用于安置补偿、拆旧复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自然资源是建设壮美广西的基础要素,我们将不断改革,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陈建军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