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鹿心社到南宁调研城市规划建设等情况

2019-01-07 13:34:45 | 来源:人民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2018年1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南宁市就城市规划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等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抓好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形、实、魂,确保城市有形象、有实业、有灵魂。

  五象新区建设是事关全区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提升南宁影响力、辐射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宁市正精心抓好五象新区建设,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区。

  产城融合步伐持续加快

  不久前,五象新区内广西民华跨境电商科技产业园、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等项目奠基或开工,进一步带动了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加快发展。

  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经过多年耕耘,目前五象新区产业已初具规模:承载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总部基地金融街基本建成,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入驻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32家、金融机构25家;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入库项目超过60个,将打造成为数字经济高地,成为创新发展“新引擎”;以新兴产业园为载体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南宁地铁南宁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区发展新动能;以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的要求,也为五象新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象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农冰接受采访时表示,要高质量推进五象新区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以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作为新区产业发展重点,依托区位优势引导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升新区核心竞争力,推动五象新区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此外,五象新区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三大产业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努力构建完整产业链,不断推进跨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

  宜居宜业新城展露峥嵘

  五象新区承载着全市人民建设更加宜业宜居城市的热切期盼。如今的五象新区,早已不是过去荒凉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全面完善的公共配套,一座宜居宜业新城勃发崛起。

  家住万科魅力之城的市民李传寿见证了五象新区的变化:“才几年的时间,路网越来越完善了,还云集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以前在这里买房心里没谱,现在回过头来看,住在五象真是选对了!”他笑着说。

  五象新区管委会经投局局长黄立基说,下一步,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南宁调研的讲话精神,不断完善新区道路、桥梁等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畅通道路微循环,形成内部各片区之间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图;

  加快地铁、公路枢纽等大型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顺畅衔接,进一步完善新区与主城区之间的无缝连接。加快完善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环卫等设施,积极完善地下综合管廊,为新区产业发展和承载人口提供便利的市政保障。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不断提升新区承载力,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不断完善新区规划体系

  2018年12月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来到五象新区规划展示厅,详细听取新区规划建设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提高站位、开阔视野,不断完善新区规划,进一步优化新区空间布局。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对五象新区建设成果的肯定和对新区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承载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五象新区继往开来、再谱新篇的殷切期望。”五象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周叱认为,今后要坚持高水平规划,进一步完善新区规划体系,加强新区规划建设的精细化管理,着力推动新区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不断完善城市的“形”;要坚持产城融合,进一步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新区产业发展打造新区核心竞争力,不断做强城市的“实”;要坚持生态优先,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生态、便利、特色的美丽宜居新城,不断营造城市的“魂”。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五象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工程科科长黄兆昌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岗位,着重加快龙岗片区以及新区南向路网建设;加快花泥站、绿岭站、歌海站等新建变电站建设进度;加快打通玉洞大道、银海大道以及平乐大道等污水主干管,整治新区范围内的污水断头管,推进新区黄土裸露区域的全面覆绿工作,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营造一个水秀山青的宜居宜业环境。(韦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