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记者 蒙进煌 通讯员 石佳连 莫亚丹
“拿到钥匙后,我简单装修一下就可以入住了,再到附近打点零工,很快就可以脱贫了。”近日,在忻城县聚福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塘镇六安村弄来屯建档立卡贫困户罗昌明喜获新房。根据该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和其他搬迁贫困户一样,每人交2500元自筹资金,就可以从破旧土胚房搬进新房。
贫困户罗昌明住房的“新旧交替”,是忻城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成效的一个缩影。2016-2018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191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862人。目前,全县12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建成11个,4342户17274人已领取钥匙搬入新居,开始了新生活。
“忻城县正在筹备成立城南社区,在成立前,设立临时管委会,聘请7名工作人员在小区内办公,协调解决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8月中旬,我们还引进物业公司入驻聚福新城安置点。”该县搬迁办负责人说。
帮助搬迁户就业也是临时管委会的工作之一。本着就近安排的原则,管委会与周边企业积极联系,让搬迁户到附近企业就业。“我老公没有劳动能力,我去忻城薰衣草庄园做除草的临时工,一天几小时有几十块的报酬。”住在薰衣草小区的樊启华在景点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为了能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忻城县不断探索帮扶模式。一是政府购买服务,对全县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结对帮扶培训;二是与搬迁户签订一对一扶持就业协议,扶持搬迁户发展产业项目;三是计划通过配套农贸市场解决1180名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四是计划由财政投入约78万元作为租金,在各搬迁安置点建设每户30平方米的“微菜园”,补贴三年租金免费提供给搬迁户种植;五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行集中托养,解放残疾家庭劳动力;六是制定搬迁户过渡期生活补助政策,针对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每户每月补助1000元,共补助3个月。
如今,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高楼鳞次栉比,小区道路整洁靓丽,展示出一幅美丽宜居新图景。
“政府将引入多种企业进驻工业园区,依托企业吸纳贫困户务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确保他们‘安居’且‘乐业’。”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