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西频道消息(冼敏 通讯员 谢蒙龙 卜英豪):“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只要天不下雨,我们都来这里干活”……11月7日,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太安村的“扶贫车间”,传出一段段鼓舞人心的对话。
大塘镇“扶贫车间”讲习活动现场 摄影 冼敏
原来是良庆区“新时代讲习所”的讲习员、大塘镇党委书记谢欢,正与在“扶贫车间”就业的20多名贫困户们谈心。谢欢鼓励大家多利用农闲,在家门口就业,争取早日脱贫。同时,还鼓励他们带动其他未就业的贫困户,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谢欢介绍说,这家“扶贫车间”于2018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是良庆区第一批就业“扶贫车间”。它位于良庆区明营单板厂、良庆区联营单板厂内,经营项目是木材加工、旋切单板。目前大塘镇已正式挂牌成立两家“扶贫车间”,总共吸纳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劳动力24人就业。
贫困户正在“扶贫车间”工作 摄影 冼敏
在宣讲活动中,贫困户的反响很热烈,对于政府给予的扶贫政策,以及现在的收入都颇为满意。如今,他们都已搬进大塘镇的容富和移民安置小区、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不仅住上了“小别墅”,还能在家门口安心打工,收入不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贫困户唐毓庆说,他在“扶贫车间”专挑重活,开叉车、锯木头,每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而贫困户韦玉玲表示,她选择打包木片的轻活,不用日晒雨淋,别人每天收入100元,她手脚麻利能挣得150元。
贫困户搬进容富和移民安置小区居住 摄影 冼敏
据了解,今年以来,南宁市良庆区依托“新时代讲习所”,从街道社区讲习大厅进行理论讲习,到乡村田间进行实用技能宣讲,用办好、办活、办出感染力的讲习活动,奋力打通理论到基层的“最后一公里”,让讲习活动在辖区内遍地开花。其中,大塘镇以深入开展的讲习活动,充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将讲习活动办到贫困村口、“扶贫车间”等区域,让讲习活动更有活力、更有效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