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大数据驱动生态环保创新 ——2018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2018-09-26 09:40:39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千百年前,丝绸之路成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合作的象征。如今,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生命而再度繁忙,广西处在“一带一路”交汇对接和陆海统筹的重要节点、关键区域,将与东盟国家继续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书写环境保护交流与合作新篇章。

  1

  启动信息共享平台 分享绿色发展理念

  为加强中国-东盟环境领域合作,9月11-13日,由生态环境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东盟秘书处、柬埔寨环境部联合主办的2018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已连续举办8届,成为中国与东盟探讨环境合作的重要渠道和连接中国与东盟各界进行环境合作的重要桥梁,成为本区域的环境政策高层对话重要合作平台。

  本届论坛以“大数据驱动生态环保创新”为主题,通过高层政策对话,分享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搭建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桥梁,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建立常态化交流及合作机制。论坛主要围绕中国-东盟创新年活动,突出大数据引领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主题,旨在拓展国际合作平台和网络,利用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共享,利用各种资源共同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和技术“走出去”。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严植婵表示,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窗口,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不断促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2017年,广西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1893.85亿元,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49%。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的重要时刻,广西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与东盟各国一同迈进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时代,共同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东盟绿色、共享、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东盟副秘书长阿拉丁·里诺就如何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化来解决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大数据在如何提高能效、提高能源利用,以及监测气候变化等方面,能够推动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在数字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参与才能够确保数字经济和数字革命为大家所用。政府、私营部门和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要加强合作,才能够确保大数据在所有东盟国家以及中国发挥作用。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负责人周国梅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应用为生态环保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也日渐成熟,已经成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和数据共享合作,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和技术“走出去”,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嘉宾共同启动了“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旨在促进中国和东盟环境数据和信息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缩小环境信息和数据开发差距;实现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环境信息的互联、互通、互用,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信息和数据,更好地促进相关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张洁清表示,本届论坛有七大成果:一是论坛以“大数据驱动生态环保创新”为主题,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建立常态化交流及合作机制;二是启动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推动落实领导人倡议;三是开展“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标准合作;四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助力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五是开展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成果展,宣传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六是展示我国环保新技术,加快推动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七是出版书籍《中国-东盟环境合作:大数据驱动生态环保创新》,加强环保宣传和公众意识教育。

  2

  立足“一带一路”创新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论坛期间,中国与东盟国家代表就环境信息与数据管理的政策和进展、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标准合作等进行探讨交流,力求进一步挖掘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潜力。

  本届论坛开展了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境标准合作,邀请中国和东盟、国际组织等代表就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生态环境产品、设备标准及认证等方面的合作开展研究和交流。交流成果为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生产工艺,契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践行绿色发展,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环境管理局环境科学机构研究员李婧娥表示,越南是具有互动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友好型的国家,在政策的层面要把城市发展和绿色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城市绿色现代化发展。

  本届论坛由一个主论坛与两个分论坛组成,分论坛的主题分别为“生态城市建设助力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绿色‘一带一路’环境技术创新与合作”。

  分论坛一旨在分享中国和东盟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贡献,为中国与东盟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在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吸纳中国与东盟优秀的环保企业,推动环保企业为城市提供环境问题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平台和网络,利用多方资源,共同为中国和东盟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助力。

  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中心统计处处长邦宏·帕撒翁在会上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地区合作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环境的信息和数据应该在整个地区中采用相同的或者类似的数据库;二是应该在整个地区就环境信息或者数据加强协同合作和数据的共享;三是进行数据收集、数据编撰所使用的这个系统,应该能够支持先进的技术、现代的技术,包括以网络为基础的系统。

  近年来,南宁市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7美丽山水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南宁市副市长朱会东分享了南宁市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他表示,南宁市始终坚持生态绿市的绿色发展战略,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遍的民生福祉,把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始终以“治水、建城、为民”为城市工作主线,对水环境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分论坛二旨在围绕绿色“一带一路”生态环保科技新技术开展交流研讨,推动环保科技创新与合作;加强环保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完善国际环境治理体系,促进绿色发展,推动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示范平台建设;深入交流研讨固体废物处置技术及产业,利用各种资源,共同推进中国和东盟在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欧波表示,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实施推进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来构建面向国内国际开放的新格局。

  中国-东盟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历久弥新、成果丰硕,已成为南南环境合作的成功典范,是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论坛期间,在会场周边设置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成果展区,总结和宣传近年来双方环境合作进展及成果,宣传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展示我国开展环境国际合作的积极态度,为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打造稳定互信共赢的区域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3

  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助推环保产业发展

  为展示我国环保新技术,加快推动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9月12-15日论坛期间,同步举办了2018年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此次环保展以“环保产业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内外52家环保企业参展。

  本届环保展主要围绕“水污染治理、固废和资源回收利用、大气与空气污染治理、场地及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等五大主题,集中展示国内外环保各领域各环节先进的环保技术、产品及服务。

  展会期间,除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外,今年环保展还设置了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土壤修复技术和信息交流会、水污染治理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流会和广西监测市场形势分析与监测仪器产品推介会等3场技术交流活动,邀请来自全国11个省市和广西14个设区市环保行业和环保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和环保爱好者约2000人参观展会及其相关活动。其中,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土壤修复技术交流会、水污染治理技术交流与项目对接会和广西监测市场形势分析会释放了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环保技术产品供需双方面对面无缝对接,力争使对接会成为地区环境协同治理的综合交流平台,助推先进环保技术推广,助力生态环境问题实际解决。

  参展企业代表表示,通过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的舞台,企业得到了宣传自我、展示综合实力、传播优秀环境治理技术和经验、结识合作伙伴的机会,加强对东盟国家环保产业市场的拓展,进一步促进与东盟各国在环保领域“互联互通”。

  在广西监测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监测处负责人围绕我区在打好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役的关键期,如何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支撑作用,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做出了发言。近年来,广西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从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已有70多家机构自愿申请纳入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名录管理,社会监测机构已经成为广西环境监测事业一支重要的力量。

  依托广西“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辐射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和深厚资源,环保展自2015年开始实现跨越式发展,展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逐步成为“展学研用”综合性平台。经过4年的发展和沉淀,环保展的成功举办,为新时代、新使命、新机遇的环保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

  十五载战略合作休戚与共,十五届东博盛会共享共赢。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以大数据驱动生态环保创新,共谋环境合作发展,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合作内涵将进一步提升,将更好地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蓝皓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