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 蓝于涵 通讯员 刘劲杰)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8月31日,2018年全国铁路暑运已落下帷幕,南宁局集团公司62天累计发送旅客2331.4万人次,较去年增长318.4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日均发送旅客37.6万人次。
暑运客流逐年增长 短途出行占67%
得益于2013年底广西开通动车后,南宁局集团公司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的空间。特别是春运、暑运以及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客流发送量更是呈井喷式增长。其中,暑运累计发送旅客量自2013年的750万人次,逐年增长至2018年的2331.4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3倍,年均增长约316.3万人次。据南宁局集团公司数据统计分析,今年暑运,广西铁路客流主要以旅游、探亲及学生流为主,省外出行主要为广州、成都、重庆、昆明等方向,省内出行主要为北海、桂林、百色、玉林方向居多。旅客出行选择主要以短途为主、长途为辅。其中,管内短途出行人数约1553.8万人次,占总人数的67%%。
动车开行逐步增多 最高比例达81.4%
近5年来,南宁局集团公司动车开行数量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截至今年7月1日暑运开始,南宁局集团公司图定旅客列车总数达291对,其中动车达237对,动车开行比例达81.4%,稳占广西铁路客流运输的主力军位置。此外,在今年暑运期间,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南宁局集团公司先后4次共累计增开重联动车组列车62对。其中,包括新增开的广西南宁、北海、桂林等多个城市至成都、大理间的直通动车6对,为今年暑期广西游客出行游玩提供了更多选择。
线路规划逐渐完善 动车出行更便捷
自今年暑运以来,南宁局集团公司将根据客流情况,制定日常图、周末图和高峰图三种方案安排列车开行,首先在周末图中增开或重联部分动车组列车29对,并根据客流变化,在客流高峰期间增开临时旅客列车、旅游专列等,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在线路方面,柳州至南宁客运专线将按250公里/小时速度运营,南宁、柳州两个城市间动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并优化安排26趟“一站直达”动车组列车,其中最快运行时间由76分钟压缩到59分钟,有效提升了区内动车的开行品质,途经柳南客专的列车运行时刻也有较大调整,旅客出行更加快捷。
站车服务逐一提高 措施设备再升级
暑运期间,为优化铁路站车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南宁局集团公司在南宁、柳州、桂林等管内21个车站共增加138台自助式实名验票闸机,大大方便旅客检票乘车;为方便有电子支付功能的旅客不用排队人工补票出站,在南宁站、南宁东站出站口新增扫码支付设备,减少旅客窗口补票等待时间。与地方医院协作,在玉林、贵港等火车站启用爱心医疗驿站,每天有医护人员驻站,及时为候车的广大旅客朋友们提供中暑、晕车等常用药品和简单的医疗服务。
高铁旅游逐成趋势 乡村古镇成“新宠”
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优化,让高铁旅游逐渐成为广西甚至是全国多数游客喜爱的出行方式之一,而广西的乡村古镇旅游更是近年来的热门选择。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发委数据公布显示,2017年广西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05亿人次,同比增长22.2%。其中,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19亿人次,占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次的近一半。2018年上半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28亿人次,暑期游客量将会进一步增长。为满足旅客暑期出行需求,南宁局集团公司根据客流情况,对北海、桂林等热门旅游城市增开重联5对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对阳朔、三江等有动车到达的热门旅游地区增开调整动车运行时间和趟次,如阳朔站每日安排图定27趟动车组列车;对百色凌云、柳州融水等没有动车到达的旅游地区,积极联系当地交通部门,根据客流情况合理调整当地高铁无轨站接驳车时间,确保游客顺畅出行。
铁路部门提示,9月初将会迎来返校学生客流高峰,南宁局集团公司将在管内各大车站增开学生购票专窗,增派人员做好学生购票和乘车引导等服务工作。此外,中秋、国庆节假日的火车票已经开始预售,有计划出行的广大旅客朋友们可通过铁路12306官网、电话预定或车站窗口排队等方式进行购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