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碗粉“烹”成大产业 ——柳州螺蛳粉“爆红”路径及启示(上)
8月21日,位于柳州市柳南区螺蛳粉袋包装生产聚集区的“螺霸王”食品加工企业,工人们在企业自主研发的螺蛳粉汤料包装生产线上忙碌。该企业每天产销袋装螺蛳粉6万-8万包。本报记者 谌贻照/摄
广西日报记者 谌贻照 通讯员 李 斌
短短3年,年快递寄件飙升到2000万件、年产值30亿元,日销80万袋,批量出口欧美国家。如今,网红食品柳州螺蛳粉,随着袋装品牌的走俏,成为“可以快递的乡愁”。
却顾所来径,足迹皆可寻。柳州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小螺蛳,大产业”。
“工业化+互联网”让螺蛳粉成网红
螺蛳粉原本是柳州特色小吃,由当地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用浓郁适度的酸辣味螺蛳肉汤调和而成。
“螺蛳粉将汉族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结合在一起,产生出辣、爽、鲜、酸、烫的美妙味觉。”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说,螺蛳粉既是本地人的乡愁记忆,也受到越来越多外地人青睐。
2008年,“螺蛳粉手工制作工艺”民间技艺入选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柳州市政府推动“螺蛳粉进京”,螺蛳粉从最初的街边小吃,走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目前在全国已有近5000家门店,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开设了门店。
但是,门店销售毕竟有限。食品生产企业开始思考,是否能够把螺蛳粉做成方便面那样的袋装速食?
这个想法促使当地食品生产企业从螺蛳粉的供给侧进行探索。随着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提升,速食袋装螺蛳粉研发取得突破。生产厂家从2014年底的两家发展到2018年行业整顿后的49家。目前螺蛳粉在网购平台开设网店近1.2万家,销量在阿里巴巴米粉特产类排名第一。线上线下销量的持续高速增长,让螺蛳粉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去年我们共有7批35万包螺蛳粉批量出口美国。”螺状元食品公司是柳州首家自营螺蛳粉出口美国的企业,总经理刘清石告诉记者,公司还准备批量出口德国、荷兰、英国等国家。
“柳州螺蛳粉自营出口企业已发展到5家,去年出口量达30万美元。”柳州市商务委主任程方晓介绍说,“工业化+互联网”使螺蛳粉快速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食品产业,袋装螺蛳粉加工业全产业链和餐饮实体店带动就业5万多人。
从田头到工业园的螺蛳粉产业链
酷夏时节,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的梯田里,当地农民在插秧前投放的田螺种苗在清冽的田水中栖息生长。村民杨先锋说,他们家养有6亩田螺,养成之后合作社统一收购卖给螺蛳粉企业。据介绍,拱洞乡养殖香田螺近2000亩,每亩可增收1200多元。
柳州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计划到2022年螺蛳养殖面积超过5000亩、竹笋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大米出口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豆角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
“加大原材料基地的建设,既能带动农民致富,又能够保证原料供应。每袋袋装螺蛳粉里面放5颗田螺干,市场大得很。”市委书记郑俊康多次到螺蛳养殖基地和螺蛳粉产业园区调研,提出要按照工业的理念去挖掘、谋划和推进螺蛳粉产业,用标准化生产来打造一个柳州独有的新产业。
柳南区螺蛳粉小镇是今年入围的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小镇核心区内螺蛳粉产业集聚区,已建成标准厂房4.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1家,去年螺蛳粉产业年产值超过14亿元。预计今年将实现甜竹笋种植面积4000亩、豆角种植面积1000亩、螺蛳养殖面积1000亩。
螺蛳粉生产区、主辅料配套产业区、产业工业旅游示范区、研发中心、质量产品溯源及检测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全产业链协调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展示中心,该市鱼峰区正在建设的柳州螺蛳产业园,正在展开“一园三区六平台”布局,将在3年左右时间,发展成年产值15亿元的规模。
食品安全是螺蛳粉及上游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生命线和重要保障,2016年5月,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式施行,从产品分类、原辅料技术要求、企业生产加工过程要求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今年2月,柳州又挂牌成立了螺蛳粉检验检测中心。
打造“双百亿”螺蛳粉产业
柳州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用螺蛳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正通过出台方案、细化实施来打造螺蛳粉产业升级版。
该市重点推进螺蛳粉产业“六个一工程”:编制一个规划,出台《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讲好一个故事,深度挖掘螺蛳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以文化为纽带,以螺蛳粉为媒介,助推产业发展;严管一个标准,严格执行《柳州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紧抓食品安全这一生命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全产业链螺蛳粉产业园、螺蛳粉特色小镇、螺蛳美食文化街、螺蛳粉原材料种养和加工基地,实现产业集聚效益;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在基地建设、新产品研发、企业上市、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向品牌要效益;设立一个螺蛳粉检测中心,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产品质量检测服务。
为加强螺蛳粉品牌建设、提升螺蛳粉知名度,该市举办螺蛳粉(预包装)品牌评比活动,总奖金高达650万元。
按照自治区的要求,该市正编制《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明确螺蛳粉产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举措等,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到2022年,打造一批螺蛳粉及附属产业知名品牌,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实现100亿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万达广场A座15层 邮政编码:100040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01009 举报邮箱:jubao@cri.com.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67401111 监督邮箱:jiancha@cri.cn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2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8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5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