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南宁讯 (记者/余锋 通讯员/韦夏妮)8月2日,记者从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获悉,日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广西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启动赔偿的具体情形,明确了自治区、设区市两级政府管辖范围,规定了赔偿范围、赔偿义务人、赔偿权利人以及整个工作的流程,并从组织领导、工作制度、部门职责、履职监督、经费保障、公众参与、新闻宣传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突出修复优先、磋商优先的原则,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主要包括清除污染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效果后评估等合理费用。
在生态损害赔偿适用范围方面,《实施方案》根据广西具体情形,新增加自然保护区等内容——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受到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按本实施方案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同时,对于不适用情形新增加了具体内容——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涉及历史遗留且无责任主体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的,不纳入本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案。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目前广西将对磋商办法和鉴定机构的选择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工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