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广西将加快各类公园特别是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升老公园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广林荫道路建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服务标准;率先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园林城市群——广西北部湾国家园林城市群;至2020年,全区县城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并争取完成建设500公里示范绿道……这是记者昨日从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的消息。未来三年广西率先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园林城市群
1
未来三年
将创建北部湾国家园林城市群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未来三年,广西将继续加大开展国家园林城市系列创建活动的力度。桂林、柳州、钦州市力争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其他设区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县级市全部建成为广西园林城市,所有县城达到广西园林城市标准;率先创建全国首个国家园林城市群——广西北部湾国家园林城市群。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0月,随着“国家园林县城”称号落户灵山、浦北、德保、南丹4县,广西已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1个(南宁市)、国家园林城市9个(含县级市北流市)、国家园林县城8个,广西园林城市总数达到42个。全区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今年3月,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向全区各市县下发《关于做好国家园林城市系列创建及申报工作的函》,进一步动员全区各市县创建并申报园林城市系列,各市县积极响应。各地要统筹抓好城市道路、污水垃圾、市容市貌等多方面的工作,推进城市全面发展。
2
“绿城”升级
南宁进一步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在创建城市园林建设方面,南宁一直走在全区前列。近年来,广西各地结合城市山水特质和园林特色,塑造了许多具有标志性园林景观,一幅幅山水画卷在八桂大地徐徐展开。
比如,南宁市通过实施《南宁市实施立体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立体绿化技术已日趋成熟,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提升城市景观效果,推动“中国绿城”进一步升级;柳州市实施“花园城市”2.0版建设,打造“一江抱城山水美卷,紫荆花园人间天堂”的城市风貌特色的定位;桂林市通过开展“城市双修”,对漓江流域采石场进行针对性生态修复,有效的保护漓江两岸优美景观;来宾市大力营造木棉绿化景观带,打造具有来宾地方特色的“红河红—木棉花城”和“清水清—桂中水城”双城品牌;钦州市则通过实施“园林生活十年计划”,收获了“树成林、绿成片、花成带、缀成彩”的园林美景,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一座城市是否优美,重点不在于建筑有多别致、新颖,而在于能否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于能否承载历史记忆,在于能否把城市融入好山好水好风光之中,让城市成为人民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虽然广西的城市与发达省份的城市比规模、比总量、比实力差距较大,但比特色、比生态、比人居环境还是有优势的。为此,广西要把城区山体、水系的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景观风貌提升的重点工作来抓。
与此同时,根据住建部、原环保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城市生态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自治区政府印发的《全区城市生态建设“变形走样”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各地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城乡建设规模,不挤占生活、生态、农业用水等搞城市建设,严禁盲目进行拦河造坝、挖地建湖、大规模建设湿地公园等行为。
3
绿化管理
南宁165条道路社会化招标外包
根据相关工作方案,未来三年,广西将加快各类公园特别是综合性公园的建设,提升老公园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广林荫道路建设,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服务标准;至2020年,全区县城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并争取完成建设500公里示范绿道。
值得一提的是,全区各地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也进一步加强。2017年6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广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全区各地也积极启动立法工作,比如,南宁市起草《南宁市公园条例》草案,完成《南宁市绿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立法调研;新起草的《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已于2018年5月1日正式施行;《北海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钦州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都已启动立法起草工作。
此外,各市大力推行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精细化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比如,南宁市将全市165条道路约653万平方米的绿化进行社会化招标外包,外包率超过60%,并将绿地养护与经费挂钩,按达标情况实施奖惩。 (记者 凌剑伊 廖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