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2日电(记者张周来 赵刚)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自然条件恶劣,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接壤的边境一线不少村屯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近年来,广西不断做大互市贸易“蛋糕”,越来越多的贫困边民分享到边贸发展红利,逐步实现经济脱贫、内心“脱困”。
政策利好 贫困群众加入“互市大军”
一大早,在广西凭祥市友谊镇浦寨互市贸易点报验大厅前,来自附近卡凤村的边民马雪金就和其他边民排起了长龙,等候申报交易。申报查验通过后,一辆辆货车鱼贯驶出停车场,大批来自越南等国家的木薯、坚果、草药等产品,转入就地加工或直接进入市场。
卡凤村近年来利用边民交易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引导贫困户加入边贸合作社参与互市贸易,合作社还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运输、装卸、保安、保洁等工作,收入进一步增加。
卡凤村原有列入精准扶贫户27户,前两年通过合作社参加互市贸易已经脱贫8户,还有19户预计今年全部脱贫。眼下凭祥市每天有800多名贫困边民通过合作社参与互市贸易,每月人均增收300-600元。
在北仑河畔的东兴互市贸易结算中心大厅,大批边民手握票据现金排起长队等待结算;在那坡县平孟镇边民互市点,早上九点数百辆三轮车准时经过专用通道前往越南朔江口岸……
边境地区蒸蒸日上的互市贸易使得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大为增强。那坡县平孟镇平孟村党支部书记黄东明介绍,每天在平孟口岸跑运输的三轮车有150辆左右,参加互市贸易的边民每人每天平均收入160元左右。2018年,全村135户500多名贫困人口有望通过边贸全部实现脱贫。
互市贸易增收脱贫 边民自信自强
广西8个边境县(市、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经过多年扶贫,余下的这部分贫困人口多是“坚中之坚、难中之难”。海润边贸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黄继强说,不少贫困边民文化程度较低,连普通话都不会讲。“一听做贸易就怕了,有畏难心理。”
广西在边境地区大力推行“边民+合作社+企业+扶贫+金融”等多种模式积极引导、全程帮扶,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走出山沟,通过互市贸易实现了增收脱贫,很多边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平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忠疆加入边民合作社跑运输之后,他算了算账:互市旺季每天可以拉十多趟货,淡季每天也能跑三四趟,平均下来每个月有三四千元收入。“现在形势这么好,我肯定能够很快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吴忠疆信心十足。
参加互市贸易对贫困边民来说也是打开思路、建立自信的过程。那坡县委常委、副县长马方深有感触:内因是脱贫的关键,改变命运特别需要贫困边民自力更生、自信自强。
在东兴,敢于尝试参加互市贸易的贫困户已经尝到了甜头,对那些迟疑观望的贫困户无疑是生动的示范。目前,东兴市已有十几名贫困人员通过购买运输车参与“边境贸易+互助组”模式创业,另有10多名贫困人员通过开办网店等参与“边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
“通道经济”转型“口岸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南宁海关统计显示,2012年以来广西边民互市贸易年均增速高于50%,边民互市贸易总额在全国边民互市中占比超过七成。
边境一线互市贸易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正加快完善。东兴市中越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中心已经不用当面现金交易,汇率及时自动更新,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南宁海关启用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使得边民只需刷一下身份证、摁一下指纹,再点击几下屏幕即可完成申报,如今已有11万多边民备案享受便利。
过去广西互市贸易多为单纯“过路式”“通道式”贸易格局,落地加工少、附加值不高。东兴、凭祥、靖西等地积极推动边贸转型升级,出台系列政策努力实现贸易货物落地加工增值。
互市贸易大市凭祥探索“前岸中区后厂”发展模式,促进边贸产品落地加工,2017年口岸加工业产值达23亿元,同比增长117%,一批边民成了产业工人,大大拓宽了增收渠道。凭祥市委书记王方红表示,加快推动“通道经济”向流通加工并举的“口岸经济”转型升级,将形成边境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