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减贫合作示范项目组成员和当地政府官员在象龙村实地调研。
广西日报记者 韦继川 文/图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提出“东亚减贫合作倡议”。根据“倡议”,中国将老挝、柬埔寨、缅甸作为首批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的国家,为世界减贫贡献中国智慧。
2016年9月,我国商务部经合局和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开展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择优选定了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作为老挝项目的中方项目实施单位,因其在利用外资扶贫、国际减贫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今年4月上旬,记者远赴老挝采访项目推进情况。
走访老挝两个村
还有几天时间就是老挝的佛历新年,无论在万象,或是在琅勃拉邦,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浓了。而东亚减贫技术援助中老联合项目办公室的中方常驻专家、老方官员和工作人员却不敢闲下来。
在琅勃拉邦的象龙村,记者留意到这个村全是土路,村里学校设施落后,学生和老师们甚至都没有像样的宿舍和厕所。而村民饮水则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村里原有的自来水管已经老化,抽不上水,村民只能买桶装水饮用,每个月要买20桶,折合人民币200元,对困难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很多人家还修建了蓄水池。”村民赫尔对记者说。
为了解决村里饮水问题,中老减贫合作示范项目组成员和当地政府官员多次实地调研,并和项目村干部群众一起翻山越岭寻找水源,最终在距离村子5公里的双山寻找到干净的山泉水。
中方常驻专家农名迎介绍,计划在象龙村投资建设两个水塔,对山泉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连接到各家各户。
记者到万象市桑通县版索村的前几天,村里正在抓紧维修村里的交通要道——版索大桥。原有的木桥已使用了十多年,木板破损早已成危桥。桥下是深约20米的小河。
“大桥把村里的居住区和耕作区连接起来,对我们村民来说非常重要。”版索村村长坎战介绍,村里将近2000人共有土地3438公顷,可是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基础设施落后,大家都是“靠天吃饭”。家家户户每年只种一点水田,收成够吃就行,剩下的全部撂荒。
村民提蓬告诉记者,虽然他家土地很多,但由于缺乏劳动力,每年只种植约50亩的糯稻。
“因缺乏技术,这里的水稻种植比较粗放。我们计划通过加强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培训,以合作社的形式,由能人带动,致力提高水稻单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中方常驻专家罗剑说道。
桑通县交通局局长坎拉说,老挝农村基础建设和中国没法比,希望今后老挝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跟中国一样,也希望今后版索村作为示范点能向全国推广。
驻老专家都很忙
因地制宜、因贫施策,村民们最迫切需要什么,中国就援助什么。中老减贫示范合作项目根据示范村实际需求,开展桥梁、乡村道路、农村饮水工程、灌溉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驻老中方负责人覃延学介绍,以版索村和象龙村为示范,通过示范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群众参与为基础的“整村推进”的减贫经验,在3年时间内,对示范村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农户生计改善、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等5个方面的帮扶,从而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为东亚国家减贫和改善民生提供示范。
覃延学在广西是一位大家熟知的扶贫元老。刚刚退休不久,就被组织派遣到老挝担任专家,如今在两国之间奔波一年多了。几次出国前,要么是孙女还有几天就过生日,要么是清明节和三月三假期,但重任在肩,国外需要他去工作,每次他都义无反顾前往。
“我们在工作能力、工作节奏、下乡走路时都跟不上他。”农名迎对记者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领导夸覃延学是最得力的前方推进者。
罗剑接受任务前,小女儿才出生5个月,大儿子准备参加中考。但此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二话不说就接受了任务。今年春节,为了指导老方按时完成各项目的前期工作,他和农名迎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目前,老挝减贫项目推进质量较好,得到老方的肯定,也受到中国国际扶贫中心领导的赞赏。这离不开中老双方专家和全体人员的辛勤付出。”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交流培训处副调研员冯敏深有感触地说。
示范项目有进展
“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老挝帮助非常多,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体现了中国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老联合项目办公室老方负责人那灵通说。
自治区扶贫办总经济师黄灿滨坦言,这是中国减贫合作项目第一次“走出去”的具体实践,实施好这个项目,将有利于打造中国减贫的“海外样板”。中央把这个项目交给广西来实施,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他介绍,老挝一些农村产业发展的底子比较薄弱,村民自我改变的动力不足。大家对什么是合作社、如何发展合作社不太了解。自项目2017年9月启动以来,广西高度重视,在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部门指导下,建立了多部门联系制度,从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广西专家组加强与老挝的合作,多次实地考察项目村和项目点,就项目模式、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机构设置等与老方达成共识。中老国家和县级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相继成立,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各子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准备进入招投标阶段。目前已完成所有15个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工作,正在招投标;相关生计项目的开发正在密锣紧鼓实施当中。
据统计,目前中老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已完成农户种植养殖、旅游培训等共155人次,项目管理人员培训35人次,老挝能人来华培训10人次;扶持70户中低收入家庭开展种植养殖活动。下一步,中老驻地专家将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项目建设,发展多种产业,拓宽当地群众增收门路。计划三年内,让老挝两个项目示范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40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891032 举报邮箱:jubao@cri.com.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68891834 监督邮箱:jiancha@cri.cn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2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120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5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