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委书记王凤波(右)接受国际在线专访。(李子平 摄影)
国际在线辽宁消息: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进程中,辽阳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十三五”时期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提出了把辽阳建设成为与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相承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辉映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
当前,辽阳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迎检在即,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持续加大对文化遗存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和保护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辽阳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有哪些重要部署,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果?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怎样的“东北第一城”?5月3日,辽阳市委书记王凤波在办公室接受了国际在线的专访。
初衷:持续壮大文化软实力 实现辽阳高质量发展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辽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目标”之一,也是全面建设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辽阳的重要内容。
王凤波说,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不仅属于过去,更是属于现代,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对话。”辽阳有2300多年历史,是东北地区建置最早的城市,名符其实的“东北第一城”。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辽阳市委作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决策,初衷就是要坚持文化引领理念建设文明辽阳,坚定文化自信,唤醒群众文化自觉,让古城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与众不同的文化元素、穿越时空的文化符号走进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我总在想,文化不能沉睡,文明需要传承,我们回望城市历史,传承古城文脉,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王凤波说,对于孕育了众多优秀文化的古城而言,唯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兴业,才能在逐步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持续壮大文化软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来自历史、流向未来的文明之河润泽古城,绘就辽阳最华美、最绚丽的新时代画卷。
辽阳站前白塔、广佑寺。(供图 辽阳市委外宣办)
惠民:让群众在优美环境中感受历史之美
近年来,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围绕保护历史遗存、延续历史文脉,辽阳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的保护工作。
王凤波表示,辽阳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05处,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15处,其中,汉魏壁画与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同时列为第一批国保单位,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无不代表着北方文明的智慧,昭示着古城过往的繁盛。2015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启动以来,辽阳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围绕保护东京城、东京陵、燕州城、白塔、冮官屯窑址等历史遗存,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建,就是为了把古城的历史文脉更好延续下去。
“我们把保护历史遗存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在东京城遗址周边完成了1平方公里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了东京城遗址公园,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让这块皇城宝地成为市民休闲的一个好去处。”王凤波介绍,辽阳还实施了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建设,贯通了东京城、东京陵、太子岛、冮官窑、燕州城的交通路网,把太子河沿岸的古迹“穿珠成串”,深耕历史文化沃土,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辽阳还划定了白塔、庆化-东京陵、台子沟、唐户屯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了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修缮、景观绿化、道路改造、地下管网铺设等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拆除了中华大街、新华路、东西大街、东兴路等历史街巷内的违章建筑,对翰林府胡同、怀王胡同等36条街巷道路进行了维修改造,让广大群众在优美环境中感受历史之美。这些文化惠民之举,赢得了群众点赞。
传承:打造新一代“非遗”传人队伍
对于历史文化而言,既要保护,更要有传承和发扬。在非物质文化领域,辽阳也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行动。
王凤波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珍贵,既是城市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先民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近年来,辽阳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原则,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特别是加大对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工艺、老字号、名特产等“非遗”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力度,目前,辽阳市的辽阳鼓乐、辽阳二人转2项“非遗”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王尔烈传说、杨氏古典戏法、逍遥功、广佑寺庙会等9项“非遗”被列入省级名录,此外,辽阳还把丁令威驾鹤成仙传说等79项“非遗”列入市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所以,解决“由谁传承”的问题非常重要。这几年,辽阳市通过带徒传艺、举办传习班等办法,打造新一代传人队伍,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现在,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62位,这是辽阳的一笔宝贵财富。
氛围:必须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感受
“我们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激发群众热爱家园的心灵归宿感。”王凤波认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必须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感受,这样才能找到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近年来,辽阳把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发展建设有机结合,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富矿”,积极打造各种展示平台,让古城形象鲜活地展示出来。辽阳编辑出版了《中国国家人文地理·辽阳卷》《辽阳历史文化系列丛书》《辽阳旧影》等,通过这些活动,梳理、宣传城市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遗存等,让人们看到了底蕴丰厚的城市、诗歌中的家乡、故事中的辽阳。辽阳还制作了《白塔历史文化街区巡礼》等4部专题宣传片,拍摄了《襄平记忆》短视频在电视台定期播出,举办了“‘非遗’活动进社区”“辽阳特色文物展览”“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万人签名”等公众参与的活动。“群众的积极性、自豪感一下子就上来了。可以说,这些工作,契合了辽阳人民的文化求索,满足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王凤波说。
辽阳河东新城。(供图 辽阳市委外宣办)
重点:四方面发力,开辟文明辽阳新天地
目前,辽阳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辽阳将重点做好哪几项工作,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王凤波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辽阳人民的共同夙愿、共同期盼,“这件事,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全力作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王凤波介绍,当前,辽阳的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着力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在这方面,重点要放在汉墓群保护工程、东京城遗址、冮官屯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缮上,同时完成15处38栋历史建筑的公布与挂牌,这是一项很“扛硬”的工作。二是做好街区改善工作。这方面,要完成白塔、台子沟、唐户屯、庆化—东京陵四个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进一步改善彭公馆等历史风貌区,用心留住城市文脉。三是做好环境提升工作。主要是对辽阳重要的城市轴线、街巷、水系进行综合整治,恢复街区的空间尺度,实施景观提升工程,让古城更加美丽。四是做好宣传工作,进一步培育市民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
王凤波说:“现在,全市人民群众对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充满期待,那种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文化渴望和执着精神,确实令人感动。我们一定要善作善成,把古城文化挖掘好、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开辟文明辽阳建设的新天地。” (文 杨海峰 李子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路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40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891032 举报邮箱:jubao@cri.com.cn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68891834 监督邮箱:jiancha@cri.cn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2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120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5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