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老区搭上“致富列车”——“百色一号”助农脱贫纪实

2018-03-27 15:35:56 | 来源:新华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老区搭上“致富列车” ——“百色一号”助农脱贫纪实

  “在百色就拿田阳来讲,2012年时,农民人均收入5600元,如今超过1.2万元。”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百色市市长周异决接受采访时说。

  因为交通等原因,百色的果蔬价格不时出现“过山车”式波动。改变源于2013年。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周异决提出开通百色至北京果蔬专列的议案,获得各方大力支持。当年12月11日,专列“百色一号”正式开行。

  几年来,这趟寄托百色乃至广西人民厚望的果蔬专列,拓展了广西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打响了广西农产品品牌,让老区和广西农民搭上了“致富列车”。

  目前“百色一号”共运营70多趟,向北方输送优质绿色果蔬累计2.1万吨,成为老区农民去年人均收入增长10%的有力支撑。

  果蔬专列变身致富列车

  百色开通至北京果蔬专列的初衷,是要依托专列的稳定大运量,解决本地农产品供给和北方需求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立足区位做全国和东盟的“生意”,助农增收。

  运营专列的广盛公司在田阳那坡镇有700亩的香蕉基地,出产产品全部供应“百色一号”。农户赵继锋两口子承包管理100多亩香蕉林,他告诉记者,去年收入七八万元,远远超过之前的种水稻收入。

  广盛公司还和百色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实现果蔬订单式供货。据了解,去年百色共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803家、家庭农场20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16家,有力助推老区精准扶贫。订单式供货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农产品价格。

  “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现在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3月20日,在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番茄基地,村支书黄子刚说,“百色一号”开通后,逐步打通了百色至北京果蔬运输、销售通道,小番茄价格近几年比较稳定,卖得好时每公斤可达5元。

  几年来,依托“百色一号”,田阳、田东等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蔬菜生产产业链。在秋冬菜生产方面,形成了从品种引进、试种、推广,到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配套和技术指导,最后到产品分拣、清洗、包装、冷藏、保鲜等,涵盖生产、存储、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

  去年开始,“百色一号”专列每月开行两列,每列由10个车皮增加至25个,还增加了南宁等节点。除了果蔬产品,开始揽运南宁生产的电子产品,销往东盟。

  绿色发展带来品牌效应

  筹划专列开通时,百色就瞄准了果蔬产品绿色发展路子。

  几年来,百色逐步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力争“从地头到餐桌”实现可追溯,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百色一号’不仅是一列列车,更是一个品牌,我们正在全力建设示范基地。”广盛公司董事长邓强说。

  该公司通过贸易合作、收购自营等形式,开展香蕉示范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已管控可追溯香蕉达4000多亩,逐步建立可复制的产业合作模式,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2018年,“百色一号”还将落实5000亩自营无公害示范种植基地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百色一号”已经在京津冀等北方市场积累了一批稳定客源,有了稳定的订单,产品获得北方市场的认可。在河北廊坊,注明“百色一号”标识的广西香蕉,售价比普通香蕉要高出一筹。

  “在未来,‘百色一号’不只是一个专列物流运输品牌,还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将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经济链。”百色市领导展望。

  纵深推进开启东盟征程

  “百色一号”的长远目标是:东盟买、全国卖,全国买、东盟卖。

  配套“百色一号”建立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重要抓手。走进位于百东新区的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整个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据介绍,该项目4号、5号冷库已完成工程量约95%,青创中心完成工程量约60%,累计完成投资额约3.78亿元。

  在国家一类口岸靖西龙邦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已于去年底开始试运营。该贸易区为“百色一号”提供了进入东盟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

  在销售终端提供冷链储藏。“百色一号”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的冷库已经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增强了专列农产品在北方市场竞争力。

  去年11月28日,“百色一号”冷链集装箱参与中欧班列(南宁南至河内)跨境集装箱直通运输班列首发,首次把中国北方的39.1吨苹果运往越南河内。这标志着“百色一号”实现与中欧班列和中新南向互联互通物流通道的无缝对接,为实现第二阶段“辐射全国,链接东盟”的目标任务迈出坚实步伐。

  开拓南向通道,进一步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百色市已把“百色一号”列入今年政府重要工作,将抓好百色至越南的跨境班列、华东地区冷藏专列运行,力争在玉林、桂林、湛江等地新开专列上货站。 (记者/徐顺东 通讯员/覃蔚峰原文编辑/邹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