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站在绿幕前体验播报天气
在二十四节气浮雕墙前,大家饶有兴趣地听工作人员讲天气的故事
李静锋与大家分享南极的故事
尽管刚下过雨,大家还是踊跃参加气象日活动
■本报记者 赵金玲/文 程勇可/图 通讯员 郑贤 张芳琳
今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参观气象科普长廊、倾听南极科考队员李静锋的科考经历、走进气象演播中心……昨日早上,300名市民如约参加南宁市气象局、南宁晚报联合举办的“世界气象开放日”活动,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气象的“风云变幻”,还饶有兴致地过了把气象主持瘾。南宁晚报ZAKER南宁直播小分队对活动进行了直播,截至本报发稿时,已有将近8万人通过ZAKER南宁直播了解本次活动。
身临其境般感受预测天气
昨日上午,一走进南宁市气象局,大家就被一面75米长的二十四节气浮雕墙吸引,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在气象局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一起“走过”春夏秋冬,感受四季变换。
一望无际的白雪,冷到刺骨的天气,形态可掬的企鹅、可爱滑稽的小海豹……这是大家对南极的印象。在南宁市突出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大家倾听南极科考队员李静锋讲解在南极的科考经历和故事。神秘而壮丽的南极画卷慢慢展开,在日常的气象观测中,李静锋多次遇到暴风雪袭击,以及与动物融洽相处、亲密友爱的故事,让家长和孩子大开眼界。
“天气情况是如何预测的呢?怎么知道几时下雨,几时出太阳?”在全媒体中心,大家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南宁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梁岱云向大家解释称,天气预测可以运用巨型计算机模拟全球大气运动,根据湿度、气温条件、卫星云图、雷达探测图等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随着科技发展,预报将会越来越准。如南宁地域大,同一时间段,西乡塘区和青秀区的天气状况有所不同,而通过智慧气象,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预测。
小朋友客串当气象主持人
最让大家过瘾的活动,莫过于在气象演播中心的演播室里,与经常出现在电视中的气象主持人亲密接触,并客串主持人。
看着主持人走到镜头前,身后并没有任何气象图像时,大家疑惑了,“电视里主持人后面都有天气图啊,这什么也没有?”“为什么只有一块大大的绿幕呢?”面对小朋友的提问,主持人解释说,目前电视天气预报都是通过“抠像技术”完成的,因为背景是绿色的,也叫“抠绿”。在播报天气时,主持人背后没有天气图,主持人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比划手势,结合抠图技术,看着文字提示器来告诉大家这个片区是下雨还是放晴。听到主持人这么说,大家顿时觉得原来播报天气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哪位想来播报一下天气?”“我!”“还有我!”大家跃跃欲试。来自民族东小学的李美霖和伍彦霖等小朋友站到镜头前体验播报天气,摄像机、投影仪等各种灯光聚集过来,两位小朋友既兴奋又紧张。“大家好,我们是气象小主播,今天给大家播报天气预报。从今天的预报看,明天以阴天为主……”虽然声音有些稚嫩,还很紧张,但是对于新体验,小朋友还是很高兴的。
智慧气象为预报带来活力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让市民体会“智慧气象”是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
昨日,在南宁市气象全媒体发布中心,工作人员拿出手机向市民演示南宁气象微信公众号中的“分钟级雷达降水预报”功能。据介绍,2017年,市气象局组织技术团队对南宁气象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改版升级,将原来单一的天气预报页面进行整合,增加了15天预报、分钟级雷达降水预报、天气生活指数、2000多个城市天气查询等功能。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市民江女士高兴地说,有了这个微信号就方便多了,未来2小时会不会下雨、雨量有多大,在这里都可以查到。
此外,市气象局即将推出一个以微信+微网站为载体的气象信息智能定制服务平台——“邕城晓天”。该平台突出以个性化定制来提供精准定位的服务,比如可根据用户自选的上下班时间,主动推送其设定地点的天气实况和预报,给出是否带雨伞、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等信息。令人期待的是,该平台还将引入气象智能机器人,机器人能自动根据用户提问实现对天气消息和气象知识的即时智能解答。
■活动小花絮
智能机器人现场答疑
“现在出门的话该穿什么衣服?需要带雨伞吗?什么时候会下雨?”当天,出于对“邕城晓天”的好奇,不少市民争着向机器人提问。对于大家的提问,机器人不慌不忙,很快得出结论:今天天气比较热,建议穿短袖、短裙等夏装,预报有雨,预计1小时43分后开始下雨,出门还是带把雨吧。
6岁小朋友背天气古诗
在二十四节气浮雕墙“清明”墙前,工作人员问有谁知道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时,6岁的小朋友虞鸿儒马上大声背起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得到大家的赞许后,工作人员接着说,其实关于清明的古诗还有很多,比如“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没报上名参加现场活动?别着急,昨日,南宁晚报ZAKER南宁对活动进行了直播,如果你对气象知识感兴趣,想了解先进的智慧气象,扫这里看回放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