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春节她给亲友送200多份“环保礼”:筷子和手帕

2018-02-27 10:29:34 | 来源:当代生活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春节故事

  今年春节 她给亲友送了200多份“环保礼”

  送的是筷子和手帕,期望大家能放弃一次性餐具

  【八桂大地】春节她给亲友送200多份“环保礼”:筷子和手帕

  唐老师送给亲友的“环保礼” (唐莹莹 供图)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王斯) 过年走亲访友,送礼几乎是必修课,今年你送出的是什么礼?今年春节,在北京一所大学当老师的南宁人——唐莹莹回到南宁过年,她通过众筹的方式购买了筷子、手帕等“环保礼”,送给200多位亲友,期望他们能放弃一次性餐具,减少垃圾的产生。

  “这是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我用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购买手帕和筷子套装,送给我的亲人朋友。号召大家在春节期间,以及在今后的日子里,一起为垃圾减量而行动起来。”春节前,唐莹莹老师就在她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上一边筹集资金,一边宣传她的“环保礼”。整个春节期间,她通过众筹的方式以及朋友捐款,总共筹集到6500多元善款。唐老师总共购买了手帕332条、筷子390套,分别在北京、深圳、南宁3个城市,送出手帕251条,筷子254套,200多位亲友收到了这份特别的礼物。

  唐莹莹是南宁人,目前是北京联合大学一名副教授。两年前,唐老师不经意走上了一条环保之路,身体力行帮助北京一些乡村推行垃圾分类、净塑行动,让村民购物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使用新的塑料袋,循环使用已有的塑料袋。唐老师说,要改变人们的习惯很难,但努力坚持就能看见改变。

  今年春节准备回家前,唐老师决定“用行动带动行动”,于是就有了送亲友“环保礼”的举动。而收到礼物的人,更多的是欣喜。

  唐老师的朋友陈女士在收到礼物后表示,有了这份礼物,以后外出,她肯定会随身携带筷子套装。陈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她也知道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仅浪费,而且卫生方面也不能得到保证。“但是大多数时候,我只是想想,很少行动。”陈女士说,平时外出就餐,她还是会使用一次性餐具,有了这套礼物,她会时时提醒自己,放弃一次性餐具,减少垃圾的产生。

  慈心是南宁净塑行动的一名志愿者,今年春节她也收到了唐老师的“环保礼”。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天收到礼物后大家一起外出就餐,只有她习惯性拿出了纸巾,其他人全部用手帕。如果是以往,她会给其他人递上纸巾,当天她没好意思发出纸巾,反而是把纸巾收了起来。慈心告诉记者,目前做环保的志愿者有不少,但推行净塑的团队不多。她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在意识到过度使用塑料袋的危害后,能切实行动起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