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4个产业微集群。 记者宋延康 摄
去年,我市财政收入实现687.98亿元、增长11.95%,超过年初目标近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全区最优、占全区比重持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工业总产值均突破4000亿元,分别增长8%、12%、14%。
今年1月,南宁财政又传喜报:在去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完成财政收入113.56亿元,增长25.63%,成为全区首个单月财政收入逾百亿元的城市。
这是南宁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六大升级”工程的结果。
这是南宁市以坚韧不拔的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经济中心不换片儿、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结果。
这是南宁市坚持把发展方向、关键重点、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标本兼治、内外兼修,埋头真抓、撸袖实干的结果。
今日南宁,正以蹄疾步稳的姿态,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向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迈进新征程。
从提出六个问题到持续推进“六大升级”工程
在2015年8月,市委就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六个如何”重大问题,直指破解改革发展之困的关键。
2016年8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向全市明确提出实施“六大升级”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南宁渠道”升级、绿城品质升级、深化改革升级、法治南宁升级、民生福祉升级,成为全市稳增长、促发展的行动指南。
2018年新年伊始,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再次向全市发出动员令:贯彻新思想,展现新作为,持续推进“六大升级”工程,奋力推动首府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发展。
从提出“六个如何”到实施“六大升级”,再到持续推进“六大升级”,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升华的过程。依托既定目标,全市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确保终端见效,逐步让蓝图转化成“看得到、摸得着”的现实。
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晴雨表”,去年市财政收入质量保持全区最优,占全区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达26.42%。
“成绩来之不易,正是得益于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六大升级’工程,做好稳增长的各项措施,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市财政局局长边作新这样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