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自行车出行越来越受青睐 自治区政协委员支招行车安全

2018-01-26 14:20:49 | 来源:南宁晚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自行车出行越来越受青睐,自治区政协委员支招行车安全—— 在南宁建设立体自行车道网络体系

  【园区建设-图文】【八桂大地、八桂大地-南宁】自行车出行越来越受青睐 自治区政协委员支招行车安全

  青环路上红色的自行车道备受喜爱骑行的市民青睐  记者 段柳健 摄

  随着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等快速发展,自行车已逐渐重新成为城市居民近距离出行的重要工具。特别是2017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提高了社会公众对自行车骑行的青睐。然而,与这一趋势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广西主要城市的自行车出行接驳仍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对此,自治区政协委员建议,在首府南宁建设立体自行车道网络体系,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注 自行车成近距离出行首选方式

  由于城市道路资源稀缺性的限制,道路空间往往被优先配置给机动化交通。以南宁市为例,目前市区内不少非机动车道存在着车道不连续、宽度过窄、机非隔离设施匮乏、非机动车道空间大量被占用等问题,使自行车通行空间和出行环境得不到保障。一些路段自行车与机动车相互冲突影响,造成自行车骑行不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认为,在自行车逐渐回归城市主流交通出行方式的进程中,保障自行车路权优先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公共自行车事业,修建城市专用自行车道,具有多重意义。

  首先,自行车出行可以打通与地铁、公共汽车接驳的“最后两公里盲区”,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提升社会效率,亦符合绿色低碳的健康理念。

  其次,发展自行车事业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如今自行车文化正逐步从代步向时尚骑行转变,“环广西”是广西举办国际赛事的标志性起点。以举办自行车世巡赛为契机,把“环广西”打造成为与“环法”齐名的顶级赛事,扩大赛事交流平台,将能极大提高广西的知名度,为广西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再次,首府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城市和“中国绿城”,如能建设好造型优美、畅通有序的自行车专用车道,将会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

  支招 建立地面与空中立体专用车道

  乐园—万象城—金湖广场—长虹路的环线。火车东站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凤岭北也是南宁的城市名片区域,但目前该片区公共交通覆盖不足,居民出行还不够便捷,因此可在凤岭建立骑行环线。

  建议配套建设自行车专用过街通道。在人流量密集的重点区域,如火车东站、南宁火车站、五象CBD、万象城、朝阳广场等区域建立专用自行车过街通道,或将自行车专用过街天桥与人行天桥进行一体化建设。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建议,在借鉴厦门等城市空中自行车道项目的基础上,在南宁建立地面自行车道与空中专用自行车道一体化的网络体系,以此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南宁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规划,分步骤建立健全立体自行车道网络体系——

  建议修建会展中心—南湖—青秀山—凤岭南区域环线。南湖是南宁市目前最优美的城中湖泊,地理位置优越,可在环湖慢跑跑道旁规划一条地面自行车道,外部线通过站点与南湖环线连接。

  建议修建体育中心—五象湖—龙岗区域环线。该区域的市政建设正在进行中,可在此建立西南首个空中自行车环道,连接政务中心、五象岭、蟠龙村、体育中心、CBD中心区域和五象湖。

  建议修建火车东站—佛子岭路—儿童乐园—万象城—金湖广场—长虹路的环线。火车东站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凤岭北也是南宁的城市名片区域,但目前该片区公共交通覆盖不足,居民出行还不够便捷,因此可在凤岭建立骑行环线。

  建议配套建设自行车专用过街通道。在人流量密集的重点区域,如火车东站、南宁火车站、五象 CBD、万象城、朝阳广场等区域建立专用自行车过街通道,或将自行车专用过街天桥与人行天桥进行一体化建设。

  [相关链接]

  厦门建国内首条空中自行车道

  厦门建设的国内首个空中自行车道全长约7.6公里,它是在BRT高架桥下两侧架起两条新高架桥,作为专属的自行车道,形成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自行车道断面主要沿BRT两侧布置,单侧单向两车道,净宽2.5米,总宽2.8米;合并段净宽4.5米,总宽4.8米,采用钢箱梁结构。

  该空中自行车道设计峰值流量为单向2023辆/小时,设计时速为25km/h。采用智能化闸机“鉴别”进入车道的车辆,并采用多重传感监测技术、可见光及红外图像采集处理等技术实现对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的快速通过式检测识别。车道每隔50米便有一处监控摄像头,应急中心调度员可通过监控发现违规者,并通过广播予以警告。此外,摄像头还可智能分析骑行流量,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记者 韩沛 周志英 原文编辑/孙青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