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象州县中平镇仁义村爱当年烤红薯厂里,去皮、剖开、蒸制……一片繁忙。
“我在广东打过工,开过榨油坊,开过蛋糕店,卖过爆米花……现在回到家乡开烤红薯厂。”厂长吴钊雄介绍,工人中吸纳了贫困户6人。
寺村镇龙乡家禽现代养殖场里,鸡舍干净整洁,一个个新鲜鸡蛋从自动化传输带上滚出来,工人们轻松地捡蛋、包装。
养殖场招的工人中,有17名来自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每个月工资2500元,我挺满足。”贫困户杨绍才说。
这些都是象州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打造“一乡一品”的成功例子。2016年以来,该县深入开展“双建双带”(建强党组织、建强党员队伍,党组织带贫困村、党员带群众)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活动,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成为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目前,全县建立产业党支部35个,分设党小组51个,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3200多户,10个贫困村超1.5万人脱贫摘帽,真正实现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活跃在产业链上、使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支部引领兴产业
12月8日,记者走进寺村镇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3000亩连片的砂糖桔在碧波里荡漾,一眼望不到尽头。
水果在象州属于新兴产业。3年前,部分农村党员成功种植砂糖桔、蜜柚,创造了一个个“创富神话”,引领群众纷纷加入种果行列,目前全县砂糖桔、三红蜜柚等达16.8万亩,年产水果17万吨。
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机遇,更是挑战。象州县委通过实施“先锋旗帜”支部引领工程,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把贫困户聚集在产业链上。
第一书记扶贫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一批广西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现种植有砂糖桔、蜜桔、葡萄等,核心区规模连片3000亩、拓展区5000亩、辐射区1万亩,亩产值达8000元至1.2万元以上。在党支部的引导下,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加入合作社的模式发展水果种植,有效带动周边村130户贫困家庭增产增收。
“产业延伸到哪,党支部就建到哪,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先锋作用就发挥到哪。”县委书记邓应文说,象州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以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按照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方式,构建村级组织建党总支、产业链建党支部、产业基地设党小组的党群联动致富链。
“以前我不相信种果能脱贫,后来党支部带领我们贫困户去参观,宣讲产业扶持政策,我才种了5亩砂糖桔。”贫困户相光祥说,按照4元/斤的价格算,他家的砂糖桔今年有望收入20万元,脱贫致富不在话下。
党员发力强“造血”
入冬以来,象州县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党支部书记黄小龙成了村民眼中的“网红”,走到哪都备受欢迎。
原来,2016年黄小龙开发“欢村购”网站和手机APP,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服务站,建立村屯代购网点87个,搭建起覆盖全县的乡村互联网物流平台:销售农产品、培训职业农民、为贫困户提供就业信息。(下转第十版)
(上接第一版)党支部的5名党员分片联系全县的服务站和代购点,探索线上线下同步的水果销售模式,线上交易实现1亿元,影响带动4000户线下贫困户增收350多万元。
“针对贫困户,我们主要通过让利销售增加他们的收入。”黄小龙告诉记者,由于“欢村购”把握了销售市场,所以水果销售价格比一般销售渠道高,如果贫困户卖砂糖桔按一般市场批发价为3元/斤,而通过“欢村购”则可达4元/斤,这多出来的1元他们是返还贫困户的。“如果贫困户通过‘欢村购’卖了1万斤砂糖桔,就能增加1万元的收入。”
“黄小龙只是众多活跃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党员中的一员。”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通过大力推行党旗领航产业发展,培育“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不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凝聚力量、引领发展的作用,有效带领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和贫困户致富。
目前,该县选派扶贫“第一书记”33人、工作队员249人,8500多名党员和贫困户“结对子”,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形成每个村都有党员致富带头人的良好局面。2016年,全县有593名党员被评为“五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水晶乡马旦村,“第一书记”吴茂华筹资20万元建起了村集体养鸡场,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20人按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养殖。经过近一年的运营,养鸡场红红火火,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红色动力”驱贫困
12月10日晚8时,寺村镇木屯村贫困户银顺廷来到村边的家禽养殖场值夜班,监控养殖场的水电情况。
银顺廷由于身体有残疾干不了重活,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在开展“万才返乡共建小康”活动中,当地把经济能人刘怀引回来办了个存栏蛋鸡20万只、日产10吨鸡蛋的养殖场。
作为贫困户,银顺廷被优先安排进养殖场工作,开始月工资2000元,后来随着养殖场效益提高,工资提到2500元。此外,养殖场还以资金入股的形式接纳60户贫困户入股,切实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象州县代县长熊健介绍,今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万才返乡共建小康”、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第一书记联盟产品展销、发挥“土专家”作用等方式,创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目前,该县返乡创业人才1500多人,创办、领办各种经济实体206个,打造“万才返乡共建小康”示范点29个,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家庭农场13个,带动6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