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对标十九大新部署 聚焦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再出发

2017-11-13 10:31:57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对标十九大新部署 聚焦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再出发

  “大叔,您家里几口人,家里都靠什么收入?”“您的帮扶干部平时到家里吗,一个月来几次,帮解决什么问题了?”“如果您的扶贫资金被人截留了,知道去哪里反映情况吗,村里有没有张贴举报电话?”

  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特邀监察员陆续走村入户,与基层群众座谈。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西的扶贫政策落实得如何,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履行得如何?在今年6月巡查6个市的基础上,自治区纪委再次组织自治区和各有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81人深入南宁、桂林、钦州等8市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巡查调研。

  过去,纪委做了什么

  广西是脱贫攻坚的重点省区。为了确保党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经自治区党委决定,由自治区纪委牵头,从2016年7月开始到2020年底,在全区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着力加强对扶贫领域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职情况如何,有无成效?在实地走访调研、公开接访,听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情况汇报后,自治区政协委员何骅感触颇深:“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扎实,压实了‘两个责任’,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扶贫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百姓身上。”

  据了解,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初核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13308件,立案8221件,结案5126件,党纪政纪处分4812人,移送司法机关69人。

  “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扶贫资金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线索及时处理,提高了办案效率,惩治腐败,使群众真正受益。”自治区人大代表韦一平对北海市利用科技手段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予以肯定。

  贵港市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宣传工作得到市政协委员杨伟清充分肯定,“宣传覆盖面大,标语随处可见,微电影、漫画接地气,宣传氛围很浓厚。”

  现在,干部群众怎么说

  “扶贫工作风清气正。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民生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纪问题,成效显著,助推干部作风转变。”北海市人大代表张健在走访农户后感慨:“帮扶干部在扶贫工作中真抓实干,亲力亲为,心系群众,得到群众的高度肯定!”

  巡查调研活动,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正风肃纪、维护群众利益的坚决态度,也让参与活动的各界人士对反腐败工作有更深的认识,切实体会到全面从严治党对干部群众的影响。

  “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取得很大成效,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钦州市无党派人士李珊玫说。

  村级干部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各地都在公布被查的干部,县乡纪委的同志经常给我们村干部打预防针,最近又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我们村干部按规定用好国家的每一分钱,我们谨慎又谨慎,绝不敢乱来。”灌阳县灌阳镇福星村支书杨林发说。

  “通过调研,感受到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更密切了。”农工党贺州市委专职副主委杨龙告诉记者,“走访的群众都说干部很热心、很负责,每个月都来家里好几次,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多亏了党的政策,才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今后,纪委还要做什么

  巡查调研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特邀监察员详细了解贫困户和脱贫户基本情况、干部帮扶情况、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情况,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深得民心,要常态化,继续以‘零容忍’态度,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严惩违纪,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被查处干部整改情况的回访和监督,避免老问题重复发生。”自治区人大代表苏念英建议。

  “扶贫政策的落实离不开职能部门的监管,要强化他们的职责,督促他们要担起扶贫任务,也要履行监管职责。”自治区政协委员马国钧说,“广西多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让各部门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全程公开,督促职能部门加强对于项目资金的监管,这种做法要推广。”

  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将对巡查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登记梳理,属于纪检监察机关的,及时整改完善工作;属于其他单位的,及时反馈并要求各单位建立清单、分类处置,立行立改、接受监督。

  “要自觉对标十九大新部署新要求,在巩固现有成果基础上,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出新招,强措施,持续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让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花在‘刀刃’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房灵敏表示。(记者王春楠 通讯员李明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