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金融投资

钦州市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纪实:构建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

2017-11-03 17:38:05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金融投资]钦州市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纪实:构建面向东盟开放新格局

  钦州积极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合作区域,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图为钦州保税港区外贸集装箱码头作业区。曾开宏 摄

 

  “呜……呜……”10月23日,南国的深秋晨光微露,但钦州港海域已汽笛高鸣,热闹起来。

  站在钦州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只见一艘艘满载集装箱货物的轮船穿梭于航道上,一声汽笛之后,一艘外轮正在拖轮的帮助下缓缓驶向码头。轮船进港出港,吊机装货卸货,运输车来来往往……整个港口一派繁忙。

  如此火热的贸易场景,是钦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个场景,亦是“钦州平台”效应的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钦州市致力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依托区位、交通、港口、开放平台等多重优势,着力搭建“钦州平台”,拓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对外合作区域,构建大开放新格局。

  拓宽对外开放渠道 开放型经济成格局

  9月28日,钦州港东站。上午9时50分许,载着54个装满玉米、豆粕、砂管等货物的集装箱79748次班列缓缓离站,开往重庆。

  该班列与9月25日在重庆铁路口岸启运的(重庆-北部湾港)常态化班列互为对开班列,这标志着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正式启动双向常态化运行。

  中新南向通道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自北向南途经兰州、西安、重庆、成都、贵阳、南宁,由北部湾出海连通到新加坡及东盟各国,将形成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条纵向大动脉。

  作为中新南向通道的重要出海口,通道的建设将使钦州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极大提升钦州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我国西南腹地甚至西北的货源向钦州港集聚,同时也促使更多的东盟产品通过钦州港向内地输送,深化钦州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与经贸合作。

  毫无疑问,这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将极大提升钦州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使钦州开放型经济形成新格局。

  早在西汉时期,钦州就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之一。近年来,钦州市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通关环境,使得双方经贸往来更加频繁。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钦州成功建起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整车进口口岸和台湾农民创业园5个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以钦州为基地、连接东盟47个港口城市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全面建设,探索开展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等,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钦州平台”渠道已经形成。

  这些新型发展平台的建设,使钦州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先行先试示范区,也是对外开放平台集中、政策优惠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钦州市依托平台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先试,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行政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当前,钦州市除享有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优惠政策外,还享受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保税港区、国家级开发区等国家级平台及政策优惠达13项,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核心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港和枢纽城市。

  不断开拓东盟市场 对外贸易势头强劲

  东盟是钦州对外贸易最重要的市场,东盟10国均与钦州有进出口贸易往来。据海关统计,2012年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7.7亿美元,2016年增至44.3亿美元。今年1至9月,该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达37亿美元,同比增长8%。

  在钦州市对外贸易的“盘子”中,东盟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约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0-40%。连续几年,与钦州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前三名均为东南亚国家。

  随着钦州与东盟双边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来自东盟国家的各类矿砂、煤炭、石油沥青、木浆、棕榈油、木薯淀粉和天然橡胶等资源性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钦州港,钦州的纺织服装、机电设备、成品油、液化气、皮革制品等货物,则通过边境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等形式出口东南亚市场。

  “正由于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国际市场货物源源不断地汇聚,近年钦州港锰矿进口量不断跃升,成为全国锰矿进口第一大港,是我国南方最大的锰矿集散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炭进口大港,原油、大豆等大宗产品的进口范围和总量均在不断扩大。”钦州市港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近两年,钦州连续跻身全国城市外贸50强。

  除了货物,东盟国家还是钦州市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来自钦州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到目前,钦州引进的来自东盟国家的投资超过20亿美元,包括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大洋粮油有限公司、东方资源(钦州)有限公司等东盟企业项目。同时,钦州企业也纷纷到境外投资办厂。目前,该市共有10多家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投资总额3500万美元。

  大通道战略地位凸显 产业形成“新高地”

  行进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钦州一直发挥港口的优势。钦州港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拥有海岸线563公里,可建1-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200多个,建成后可形成5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

  如今,钦州港吞吐能力达到1.14亿吨,开通至越南海防、马来西亚关丹、新加坡等42条海上航线,已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形成油品、国际集装箱、煤炭、粮油、化工、汽车、港口综合等物流体系,中海、中远、上海新海丰和新加坡港务集团、太平船务、香港永丰等多家船公司、航运公司、物流企业加盟钦州港运营内外贸班轮航线业务。

  同时,钦州是离东盟最近的出海通道,建成运营南钦、钦防、钦北3条高速铁路,实现7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成为广西沿海高铁网中心、广西沿海交通主枢纽,作为西南国际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是西南地区走向东盟的最便捷国际出海大通道。

  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战略构想中,钦州市一直担当“先行者”的角色,成功发起以钦州为基地的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致力于推动中国有关港口城市与东盟国家47个港口城市开展相互通航、港口建设、临港产业、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钦州港西南国际出海大通道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钦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这些年,钦州不断引进重大龙头产业项目,成功引进了中石油集团、中船集团、中粮集团、国投集团、上海华谊集团、中电投集团、印尼金光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建成投产了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中粮180万吨大豆加工、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国投燃煤电厂等标志性工程,中船大型修造船及保障基地一期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成功引进200万吨芳烃、华谊煤基多联产等项目,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2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框架,现代产业形成了“新高地”。(记者 张冠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