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南宁:教育惠民护航青春 多元助力筑梦未来
2021-12-07 14:28:16来源:南宁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南宁市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程之一,通过全方位、多举措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防护墙。作为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主阵地,我市教育部门如何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加大投入

  保障未成年人教育权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是南宁市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在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方面,南宁市采取多项举措,出实招通民心解民忧。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南宁市通过提高教育普及水平,保障全市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据南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田彬介绍,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首先要解决学位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36所,新增学位22.75万个,仅2021年就建成投入使用22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约4万个,极大地缓解了南宁市因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入学难问题。其次是降低入学门槛。在我市申请由政府安排入学的随迁子女,家长只需持户口簿、居住证、合法稳定住所材料和稳定就业材料,即可在招生期间到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办理入学手续。此外,还简化入学手续。南宁市搭建了“一站式”就学报名平台,家长可通过“爱南宁APP”等进行就学报名,非常快捷。

  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樊蓉介绍,学校在关爱贫困学子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为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公平受教育权,南宁市第十四中实行平均分班制,实现学生均衡,教师均衡。对于特殊群体,学校还给予个性化帮扶。“每个贫困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帮扶小组,因人制宜,因生施策,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经济、学业、心理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帮扶。”樊蓉说。

  “内外”兼修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立足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南宁市通过搭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培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团队,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教活动,推动全市“心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田彬介绍,2019年南宁市率先出台了《南宁市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南宁市教育局在全区率先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创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制三线”系列工作,创新实施“996”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除了“练内功”,南宁市教育局还借助外力,畅通学校和社会、高校的联动机制,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具体包括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联合心理健康联合专家志愿服务队,与市卫健委、市妇联和团市委联合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教师培训等工作。

  在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学校从学生、家长、教师层面开展“心育”工作,成效明显。樊蓉透露,对于学生,坚持课堂主阵地的原则,结合班级心理课、心理班会课、团体辅导课、心理社团活动、个体心理辅导、心理专题讲座,以及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心理活动月开展的主题心理活动,为学生开发多元智能、找寻优势,实现减压赋能。学校还通过家庭教育的系列讲座、相关指导读本、亲子拓展活动以及集体家访等形式,协助学生家长将亲子关系在学生的成长中由阻力变成助力。对于老师,在全员培训中加入教师心理调适和学生心育辅导技巧等内容,定期开展新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青年教师团队文化体验、毕业班教师心理团辅、教师心理调适讲座等活动,增强老师的自我发展活力、动力,让学生能够从积极的师生关系中汲取成长营养。

  层层把关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程,需由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教育,相互促进。

  在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方面,南宁市教育局全力打造平安校园,给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加上一把“保护锁”。田彬介绍,“安全锁”有4道保护屏障:一是高质量完成安防建设。南宁市今年先后投入专项经费7896万元,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配齐安防建设,实现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学校封闭化管理率,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学校“护学岗”配备率“4个100%”目标。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市教育局联合政法、公安、应急部门定期到学校开展系统全面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三是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应急演练。严格落实每季度一次安全疏散演练,实地检验平安智慧校园“4+N”设施设备,尤其是一键报警警校联动应急处置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警校合作机制。四是落实“护学岗”联防作用。持续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强化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高峰勤务”和“护学岗”机制,落实学生上下学“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员”三见巡防,切实保护学生安全。

  在法治教育方面,南宁市教育局坚持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足开齐开好法治教育国家课程,严格保障法治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推进“学科渗透”式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育、开学第一课、家长会、班队会、毕业仪式、成人仪式和社会实践,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同时南宁市还加强法治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通过法治知识培训、教学竞赛、评课观摩、课件评选等活动,切实提升教师的法治素质和教学素养。

  在引导青少年使用手机方面,南宁市教育局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明确进校后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严控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文明上网”第一课、录制《网络安全知识小课堂》、案例教学、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智能手机,远离网络游戏,文明上网。市教育局还印发了两封《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沉迷手机、沉迷网络游戏和不当消费行为,切实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打好家校合作的组合拳。(南宁日报 莫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