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北海:壮大“工业树” 繁茂 “产业林”
2021-06-30 11:02:33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广西北海:壮大“工业树” 繁茂 “产业林”

中石化北海炼化结构调整改造项目。李君光/摄

广西北海:壮大“工业树” 繁茂 “产业林”

惠科300万台智能显示器生产线。李君光/摄

广西北海:壮大“工业树” 繁茂 “产业林”

北海市园博园俯瞰图。 蓝成河/摄

广西北海:壮大“工业树” 繁茂 “产业林”

俯瞰北海城景(“丝绸明珠·魅力北海”全国摄影大赛入选作品)。何小白/摄

广西北海:壮大“工业树” 繁茂 “产业林”

制表/岑泓蓉

  本报记者 蓝永前

  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玻璃在生产线上移动至指定位置,自动机械手臂将其“抓”起,整齐地摆放到叉车上,一辆辆轻便快捷的叉车来回转运……走进北海信义玻璃生产车间,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呈现在眼前。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完成产值14.3亿元,拉动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个百分点。

  “北海信义玻璃产业园建成后,将积极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聚集一大批围绕玻璃为主线的企业进驻北海。”信义玻璃(广西)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明介绍,投资122亿元的北海信义玻璃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建设超白超厚超薄高档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包括400万片的汽车前挡夹层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以及屋顶太阳能电站和余热发电站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20亿元,税收10亿元。此外,项目还将带动上下游企业进驻北海,达产后全产业链年产值达300亿元,可提供7000多个就业岗位。

  北海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北海重要的产业之一。该市正在规划建设面积6.2平方公里的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产业园,通过引进一批玻璃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光伏组件等项目,促进玻璃行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目前,已有信义、新福兴、长利、德力、德金等龙头企业聚集北海投资兴业。

  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海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打造“产业林”,培育发展壮大企业主体,实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目前,已初步形成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硅科技产业集群、林纸与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八大产业集群。

  每一个产业集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支撑。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惠科电子项目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促成惠科1.2亿部智能手机和3000万台智能电视机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北海,并带动超过200家配套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千亿元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则依托中石化北海炼化为龙头,引进了总投资625亿元的川桂绿色化工产业园等项目,带动石化产业集群提质增效;高端造纸全产业链集群方面,目前该市正加快推进太阳纸业35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玖龙纸业林浆纸一体化2个“双百”项目建设,力争2021年太阳纸业35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二、三期同时开工建设,打造1400万吨全球最大的高端造纸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此外,北海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发展,仅两年多时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已累计引进高端服务业企业近500家,包括京东云、天下秀、忽米网、猪八戒网等一批龙头企业。

  “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北海市主要领导表示,预计到“十四五”中期,八大产业集群有望实现产值(营业收入)5500亿元,争取到“十四五”末实现产值9100亿元。为促进项目落地,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北海市健全项目服务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重大项目亲自部署、调度,解决项目、企业和群众的问题难点,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海、用工、用电等问题。同时,创新出台“八个担当”76条具体措施,大力实施“一把手”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推行“项目帮办”“该干即办”机制,狠抓落实“红黑榜”督查通报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一系列的举措,一批产业的汇聚,凝聚着一座城的奋斗。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近代对外通商口岸、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正在汇聚磅礴的发展力量。

  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共605个,总投资8665.7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413.3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333亿元投资任务,投资完成率124%,实现92个项目开工、105个项目完工。如今,700多个项目工地塔吊林立,建设场面热火朝天,全市上下努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