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水利事业大发展大跨越
2021-06-17 09:50:51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广西水利事业大发展大跨越 大江流日夜 慷慨歌未央

  本报记者 周 映 通讯员 骆远柱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各族人民战天斗地,治水兴水管水,变水患为水利,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2800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11.2万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极大提升了水利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推动水利大跨越、大发展。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盛世治水翻开了崭新篇章。在挑战与超越中,广西水利事业正阔步迈向新的辉煌征程。

  兴水强基保发展

  在桂平大藤峡峡谷的出口弩滩,欢腾的黔江水在此集蓄,又澎湃而去。这里就是投资357亿元、被喻为珠江流域“三峡工程”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2014年11月15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动工。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它肩负着保障流域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生态安全的重任,在力保大河安澜的同时,着力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

  2020年,大藤峡工程建设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顺利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重大节点目标,提前56天完成年度发电任务,累计通航船舶1.39万艘次,年度完成建设投资24.5亿元,有效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为落实“六稳”“六保”作出重大贡献。

  一个个重点水利工程,是见证广西水利加快发展的历史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广西水利事业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十三五”时期,我区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3倍。

  5年来,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代表的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均已开工建设,正在大规模施工,投资规模超过700亿元。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97.4亿元,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长塘水库等6个项目列入国家2020—2022年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匡算总投资约760亿元。

  “十三五”期间,全区完成主要支流治理51.34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河长1120公里,完成标准化海堤建设36.34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7座,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大江大河重点河段和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随着一项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发挥效益,广西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和水安全屏障。

  治水为民润八桂

  广西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而农村饮水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2005年至2020年,我区连续16年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列为自治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创新思路,打破常规,超强组织,高位推动,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大提速。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东山乡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又是红色革命老区、瑶族同胞聚居地。因地势影响,尽管红水河近在咫尺,东山百姓也只能望河兴叹。一个水润田园的梦,做了一代又一代人。

  为根治东山长年缺水难题,经过反复调研,多番论证,巴马决定引红水河的水上东山。2019年9月,总投资6829万元的东山乡供水工程正式动工。

  经过3个月艰苦卓绝的努力,5座泵站、2座高位水池、1个水厂顺利建成。彻底解决了东山乡和周边8个村1.6万多人的饮水难题。

  水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现在一拧水龙头,就能喝上清澈干净的自来水。”用水不再愁之后,东山乡弄山村脱贫户兰美仁一家来钱的路子也活泛了,又是种油茶,又是养羊,日子越过越美。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重点对施工难度大的大石山区、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难啃的“硬骨头”开展了集中攻坚。通过新建工程和改造、扩网、管网延伸、水源保护和净水设施配套改造等多种措施,下足“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补上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短板。

  5年来,大石山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大会战与饮水安全歼灭战累计投入资金51.5亿元,惠及农村人口803.2万,同步解决和巩固提升了15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累计投入54个贫困县中央及自治区水利资金362亿元,贫困地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区初步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共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万余处,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0%和87.2%,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和14.7个百分点。

  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从靠天吃水到自来水进村入户,从广种薄收到物产丰盈,从缺水而困到人水和谐……一项项民生水利为百姓带来幸福和希望,我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现了从“解民之渴”到“促民康健”质的飞跃。

  生态优先蓄家底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走进阳朔县阳朔镇矮山村委鸡窝渡村,但见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瓜果累累,推窗远眺,十里画廊和遇龙河美景尽收眼底。

  而昔日的鸡窝渡村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又脏又乱,与村外世界级的风景格格不入。“原来我们村有12口死水塘,弄得整个村子臭气冲天。”矮山村村委主任徐文通说,以前游客不会往村里走,村民守着绿水青山却发展无门,只能外出打工。

  2020年,自治区水利厅在阳朔县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将遇龙河流域以“线”串景,水景相连,实现人、水、景相得益彰,历史古韵与现代风貌交相辉映,带动遇龙河两岸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全域旅游品质。

  经过治理的鸡窝渡村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村民端起“绿饭碗”吃上“旅游饭”,在自家开起民宿,办起农家乐,卖起工艺品,风景变“钱景”,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生态优先”理念,确立“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出一条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高度融合的新路。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蹄疾步稳,顺利推进。在全区江河湖库建立行政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落实各级河长湖长63271名,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推进河湖面貌持续改善。近三年,我区实现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三连升,2020年全区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实现100%,排名全国第一;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前30名排名入围9个,2021年一季度入围城市增加到10个,保持全国第一。

  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全区用水总量稳定可控,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36.9%和34.5%。综合实施水生态流量保障、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小水电绿色改造等,全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了98%。

  围绕“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做文章,大力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建设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治理成效日益凸显。过去5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84平方公里,特别是在珠江—西江经济带石漠化片区水土流失治理中,通过种植经果林,既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尽快走上稳定脱贫道路,又进一步蓄厚了绿水青山的生态家底。

  天下风景,美在广西。这块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如今愈发耀眼夺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