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梧州新选派804名驻村队员奔赴一线—— 接过接力棒 挑起新担子
2021-05-18 11:14:57来源:广西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潘 登 夏晓云

  “我将尽快熟悉情况,团结和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一条新路子,脚踏实地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近日,新到任的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思贤村第一书记周远章,频频入户与村民接触。5月13日,梧州市召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总结暨新选派工作队员动员培训电视电话会。该市今年新选派80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接下老驻村队员手中的“接力棒”,奔赴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

  伟大来自平凡。在过去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梧州市3批共640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苦干实干,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后盾单位竭力支持农村建设,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藤县象棋镇甘村第一书记黄美芳,驻村3年,常常走家串户,从只会说“壮话和普通话”到能说一口流利的土白话;梧州市红十字会干部梁鸿,连续7年驻村,硬化道路20条16.9公里,帮助13所乡村学校打“爱心井”;梧州职业学院发挥职教优势,打造农村电商驱动引擎,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同时创新职教模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学院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里就会沉淀多少真情。这样的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梧州市25.69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6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梧州该如何接好“接力棒”,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选好人员,勇担推进乡村振兴时代重任。面对“三农”产业发展有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三清三拆”不够彻底、脱贫群众稳定增收还有难度等短板,该市精挑细选804名有能力、有担当、对农村有感情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其中市级选派127名),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批第一书记和队员,奔赴广大农村。

  转角色,在乡村振兴一线展现新作为。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梧州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锻造形成了优良的品质和作风。该市要求,新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既要接下老队员工作的“接力棒”,也要接下作风的“接力棒”:一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查,及时掌握村情实际、乡风民俗;二要坚持群众路线,要以人民为中心,经常访农家、交农友、谈农事,迅速了解村民最关心最关切的事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要注重真抓实干,紧盯乡村振兴的重点、痛点、难点、堵点,解决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各种疑难杂症和瓶颈制约问题,把各项政策要求落到实处、见实效。

  抓产业,认真落实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对新接棒的工作队员,梧州要求大家努力做到争当产业振兴的主攻手、组织振兴的带头人、政策宣讲的宣传员、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为民办事的服务员。而5个“争当”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该市要求“接棒人”要立足该市六堡茶、蜜蜂、三黄鸡、稻鱼(螺)、粉葛、八角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搞好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科技兴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闯出产业发展新路子,让广大农民通过产业兴旺致富。注重持续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拓宽增收路径、规范管理,做大做强集体经济项目,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乡村兴则中国兴,我们奔赴广大乡村,要把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化为工作的动力。”周远章生长于大红八角之乡藤县古龙镇,很小就开始干农活,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毕业时,毅然选择了报考选调生,为发展家乡特色产业贡献力量。如今再回乡村,他怀揣着“为民之心、进取之心、敬畏之心”,要做乡亲们心里的“村上人”、眼里的“当家人”,要让乡村“旺”起来、村民“富”起来。

  据介绍,近年来,梧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有一定成效,苍梧县梨埠镇沙地村、藤县象棋镇道家村、长洲区长洲镇泗洲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藤县象棋镇道家村、蒙山县新圩镇坝头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蒙山县夏宜瑶族乡、岑溪市安平镇富宁村等入选“全国文明村镇”。

  “十四五”期间,梧州市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六堡茶产业;发展壮大现代蜂产业集群,打造“中国蜜都”;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田园综合体;做大做强生猪、三黄鸡、油茶、粉葛、八角、肉桂、澳洲坚果、中药材、稻鱼(螺)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今年,梧州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完成3448个高铁、高速路沿线风貌整治建设项目、4862个全域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项目,建设5条交通沿线示范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