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心圩江畔好风景 碧水长清润邕城
2021-04-09 12:02:29来源:南宁日报编辑:杨永娟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心圩江畔好风景 碧水长清润邕城——南宁举全市之力持续改善水环境让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福利

  敷设地下管廊实现雨污分流;铺设绿道改造提升两岸景观;新建心圩江五龙桥,行人往来如织、车辆畅通有序……心圩江是南宁市流域最长、支流最多的内河,今年1月,总投资约30.71亿元的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进入商业运营阶段。目前,除明月湖水质提升工程及罗赖沟景观示范点正在建设外,项目其他子项均已完工。一条具有防洪、生态、景观等功能的健康河道,正为流域内的群众提供更多生态福利。

  五龙桥旧貌换新颜

  作为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重点工程,五龙桥段整治工程牵系着心圩江两岸人民的幸福生活。

  五龙桥上跨心圩江,是连接大塘村与屯里村的交通要道。改造前的五龙桥宽仅有5.7米,设计荷载低,车流繁忙时成为交通瓶颈。

  “以前的旧桥只能容一辆汽车通过,有时一堵车就是半个多小时,现在桥面宽了,村民出入方便多了。”4月7日上午,西乡塘区安吉街道大塘村的潘伯辉通过五龙桥到屯里村走亲访友,提起新桥赞不绝口。

  如今的五龙桥已大变样:新建桥梁长42米、宽14.5米,不仅升级成为双向两车道,拓宽后的人行道也达到2.5米,桥梁两侧的廊桥造型更是独具特色,成为江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宁北投心圩江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心圩江治理项目实施了建设综合性绿道、提高河道行洪能力、改善群众通行条件、打造滨水生态景观四大工程。心圩江主河道拓宽后,原先的过河道路无法通行,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发,尊重历史事实和群众意愿,我市在主河道上新建桥梁7座,在支流黄泥沟河道上新建桥涵5座,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罗赖沟生态公园加紧建设

  今年一季度,心圩江水质稳定达标,治理措施初见成效。随着上下游两座污水处理厂常年为河道补水,心圩江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稳步提升。经过项目治理,主河道成为沿岸居民休闲散步新场所,两岸建设了3个活力园、4个主题园、26个阳光球场,把首府生态宜居品质延伸到老虎岭水库一带。

  目前,心圩江治理项目的又一示范点——罗赖沟生态湿地公园正在建设当中。罗赖沟位于明月湖公园中关村北侧,治理前水质重度黑臭。心圩江下游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彻底解决了罗赖沟的黑臭水体问题,目前罗赖沟明渠段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

  为进一步提升罗赖沟和心圩江下游污水处理厂周边景观,北投心圩江公司按照南宁市部署要求,将把罗赖沟建设成为国家示范点水生态公园。

  罗赖沟示范点园区设计定位为心圩江“比邻文化园”,目标是建成“工厂式生产+休闲式公园+科普式教育”三位一体的净水文化基地,总占地面积约2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占比约10%。园区整体设置分为下游污水处理厂区、口袋公园、人工湿地观赏区、生态滨水设计展示区、滨河漫步区、休闲运动区、亲子活动区等部分。

  罗赖沟生态湿地公园设计则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修建阶梯状的净水花园,再利用污水处理厂释放的中水作为园区景观绿化喷灌及净水花园补水,发挥生态过滤作用,增强中水自净效果,打造成美丽、自然的广西独特的景观湿地公园。

  创建20.8公里示范河段

  心圩江的蜕变是南宁市全力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缩影。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以“治水、建城、为民”为城市工作主线,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总体治水思路,举全市之力组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攻坚战”,推进城市水环境持续改善,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目前,全市建成区38段黑臭水体已消除。南宁市开展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督察整改看成效”典型案例。

  南宁市还加大了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污水提升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污水处理厂建设创造历史新速度,2018—2020年新改扩建12个污水处理厂全部提前实现通水调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6万吨/日,与当前污水处理需求基本匹配。2018—2020年,完成污水管网建设约645公里,14000多公里排水管网实现精细排查,全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实现快速提升。

  此外,南宁市还解决了朝阳溪、亭子冲、那洪泵站前池等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下一步,南宁将全力推进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完善14项长效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七个示范”创建工作和西明江、心圩江、朝阳溪、竹排江、水塘江等5个河段共20.8公里“水清岸绿 鱼翔浅底”示范河段创建,切实将示范段打造成集中展示南宁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和经验模式的标杆性样板,全面完成全国黑臭水体示范城市建设任务。 本报记者尹海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