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2020年广西新增3种地区鸟类记录 南宁记录到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
2021-01-07 16:35:42来源:南宁晚报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2020年广西新增3种地区鸟类记录 南宁记录到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

棕头鸥。唐上波摄

  广西作为鸟类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过去的一年总共有多少种鸟类被监测到?新增了哪些稀有鸟类?日前,在广西观鸟爱好者的推动下,2020年第一届观鸟大年活动顺利结束,并形成了《广西观鸟大年2020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据悉,这是一份较为完整的广西全区范围内的鸟类监测年报,属于公民科学的新尝试。

  尤为令人欣喜的是,刚刚过去的2020年对于观鸟爱好者来说是个“丰收年”,他们在广西新发现了3种地区鸟类新记录,分别是白冠长尾雉、红嘴椋鸟、棕头鸥。

2020年广西新增3种地区鸟类记录 南宁记录到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

  白冠长尾雉。莫国巍摄

  2020年广西新记录3种鸟类

  20世纪80年代,观鸟活动传入中国,以户外观鸟为乐,以鸟会友,是众多观鸟爱好者的日常。“观鸟大年”活动最初由观鸟爱好者记录自己年度鸟种数,有目的地根据地区的最佳观鸟季安排观鸟行程,后来不同观鸟爱好者之间以这种形式展开竞争。

  “这份年报是由广西观鸟爱好者自发观察记录形成的。”观鸟爱好者余寿毅说,参与观察并提交记录的观鸟爱好者约有100人,调查时间从2020年1月至12月,范围覆盖了广西14个地级市,观察地点包括弄岗国家级保护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等。统计显示,2020年共收录有效观察记录18027条,还记录了红翅凤头鹃、褐翅鸦鹃、池鹭、白鹭、白鹇、凤头鹰等鸟类救助8次。观鸟爱好者们通过“观鸟大年”小程序,将自己在各地的观鸟记录进行记录并上传,从而形成了本次年报的原始数据。

  年报显示,2020年共记录广西范围内鸟类20目75科542种,大约占中国鸟类名录和广西鸟类名录的37%与73%。南宁记录到的鸟类349种,仅次于百色地区的352种。红耳鹎是2020年整年记录次数最多的鸟种,被称为“红毛鸡”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翅鸦鹃,也作为2020年整年记录次数最多的鸟种挤进了前十。令人欣喜的是,广西还新记录了3种鸟类,分别是白冠长尾雉、红嘴椋鸟和棕头鸥。

  白冠长尾雉记录于广西与贵州的交界,地处百色乐业县雅长林场,记录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由广西观鸟爱好者莫国巍发现并拍摄清晰影像。红嘴椋鸟最早记录于广西宁明县中国与越南的交界,第一笔记录数量为1只,与八哥混群,记录者为梁良,并于2020年10月14日、10月24日分别记录了不同个体。对于红嘴椋鸟本次被发现并“上榜”,资深观鸟人士梁家登分析指出,“在未有确凿证据之前,这有可能是只‘放生鸟’”。棕头鸥记录于2020年11月,记录地点在广西防城港,记录者为唐上波。

2020年广西新增3种地区鸟类记录 南宁记录到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

  褐翅鸦鹃 余寿毅摄

  南宁记录到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

  除了3笔广西鸟类新记录外,年报也记录了一些历年来在广西较为稀有或多年未见的鸟种。据观鸟爱好者记录,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冠斑犀鸟回到了同一个崖壁上的洞穴繁殖,这是广西除了大明山外已知的冠斑犀鸟的又一个稳定繁殖点,该点在2019年首次被发现。

  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在2020年10月至11月的记录当中,百色、南宁等地同步记录到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达到60只,这对于中华秋沙鸭在广西的分布和越冬数量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力。

  此外,年报总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黑鹳。而列入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易危级别及以上鸟类12种,其中极危的是勺嘴鹬;濒危的有中华秋沙鸭、大杓鹬、小青脚鹬、大滨鹬、黑脸琵鹭;易危的是黄腹角雉、黑嘴鸥、黄嘴白鹭、乌雕、仙八色鸫、白颈鸦。

2020年广西新增3种地区鸟类记录 南宁记录到珍稀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

  红耳鹎 余寿毅摄

  生态环境改善吸引更多鸟类栖息

  除了珍稀鸟类之外,年报还记录了一些鸟类有趣的生活规律。年报显示,2020年2月,桂林观鸟爱好者第一次记录了钳嘴鹳,这一物种成功地从桂西南地区扩散到了桂北地区,同时国内的分布记录也不断地往北扩展。此外,在桂林还同时记录了黑尾鸥及达乌里寒鸦。

  此外,新记录的鸟类不断被刷新,一度绝迹的鸟类也重回广西。2020年3月,钦州市、防城港市及龙州县分别记录到了一度绝迹的彩鹮,其中防城港市记录数量为4只、钦州市和龙州县分别为1只。据悉,这是自2016年后,彩鹮又重新在广西被发现和记录。而且与之前只停留一两天相比,本次记录显示,彩鹮在防城港停留时间超过一个星期。

  2020年6月至7月份,属于鸟荒的季节,不过仍然在一些地区记录到了不少鸟类。在防城港地区,观鸟爱好者记录到了大凤头燕鸥和黑枕燕鸥,这得益于山心沙岛的沙质小岛,留住了这些“住客”。在柳州融水九万山,观鸟爱好者记录到了淡喉鹩鹛。据悉,淡喉鹩鹛是由长尾鹩鹛的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以前更多的是在云南,此次在广西的记录是该物种为数不多的记录。

  半蹼鹬在广西属于冬候鸟,但长期以来记录次数较少见,2020年8月,防城港山心沙岛记录到半蹼鹬。之前斑背潜鸭出现的地点在桂西南地区,2020年11月该鸟被发现出现在防城港东兴市,共记录到斑背潜鸭3只。此次记录也是桂南地区的重要记录。

  为何越来越多的鸟类来广西安家?“这并不单纯只是鸟类名字的列表,它所记载的信息,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野生鸟类的区系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资深观鸟人士梁家登表示,广西是候鸟迁徙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越来越多的鸟类被记录,一方面反映出广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更多鸟类前来觅食、栖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广西观鸟爱好者队伍日渐庞大,而积极参与到公民科学的观鸟人士也越来越多。(记者凌剑伊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