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南宁:逆势突围 蓄力发展 稳步小康
2020-09-21 09:00:02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唐志强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乔晓莹 杨 波 通讯员 李德山 朱球香

  开栏语

  为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中宣部部署在全国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活动,我区有4个城市、40个县和400个行政村纳入调研。近段时间以来,调研组持续深入八桂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活,鲜活地写好、记录好壮乡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今日起,本报精选部分调研报告并经记者精心采访进行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在自治区开展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中,南宁市对特殊之年、特殊之困,有特殊之策、特殊之为。

  该市以复工复产为基础,稳增长为主目标,强首府为主抓手,脱贫攻坚为硬任务,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

  目前,南宁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运行总体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3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摘帽出列,全市贫困县区清零。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高于全国、广西,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增速逆势爆发、排位第二,是全国上半年少有的3个产业均实现正增长的城市。

  抓“六保”促“六稳”

  稳住经济社会基本盘

  “按照学校师哥师姐们的经验,我原计划花一周时间办理毕业、求职等相关手续。但来到南宁,办完这些手续只花了不到5分钟。”今年刚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毕业的杜政恒,通过手机登录南宁智慧人社系统,报到、存档、求职、参保等11个事项实现“打包快办”。

  杜政恒的快捷体验,是南宁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南宁市牢牢抓住就业是第一民生这个根本点,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民工转移就业、军转复退人员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等13个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打包、建立“一体化”求职招聘服务平台,创新推动“共享岗位”等灵活就业新模式。

  产业稳则经济稳,产业兴则经济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负转正,同比增长4.0%,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7.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是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

  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

  呈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走进南宁中关村智能制造产业园,浪潮南宁生产基地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器人与技术工人分工协作,一件件台式电脑主机和服务器产品鱼贯而出。

  强首府关键在强工业。南宁市按照强首府战略“6+1”重点工作部署,突出“形、实、魂”,聚焦强经济、强产业,着力聚要素、拓空间、优环境、增活力。该市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加快布局“三大三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已连续两年成为南宁市总量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工业产业,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7.3%,成为拉动工业增长贡献最大的新动能。

  以瑞声科技为龙头,南宁市相继引进歌尔、桂芯、国人等智能终端上下游企业43家,有望打造千亿级产业规模,形成“中国声谷”。同时,国内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领先企业浪潮集团进驻,将形成包括总部基地、智能制造、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核心研发、产业孵化一体的全产业链。华为(南宁)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成立,将加快以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集结优势兵力发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金秋时节,横县中华茉莉园万亩花田引来游人络绎不绝。校椅镇石井村的花田便位于茉莉园核心区域,花农们埋首田间尽情采撷,花朵被加工制成盆栽、花茶、日化、文创产品,经农村电商飘香全国。

  在马山县古零镇古零社区,但见石山披绿装,旧貌换新颜。这座曾经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通过“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并入355国道乡村旅游带,成为乔老河旅游片区的一部分,变身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乔老河旅游景区。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攻坚难度越大。疫情之下,南宁市出台《南宁市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若干措施》针对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年5月,马山、上林、隆安3个国家级贫困县摘帽出列,南宁市贫困县区全部清零,标志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目前,南宁市所有县(区)“5+2”特色产业、预脱贫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所有贫困村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覆盖,示范带动贫困户3.11万户参与产业发展;2874名产业发展指导员覆盖所有贫困村。全市251家扶贫车间100%复工复产,吸纳劳动力182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499人。今年5月底,全市14个县(区)、开发区155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5万元以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