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2020-06-24 09:26:06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刘洋责编:路晶森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柳南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图为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领导率队在现场指导。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领导率领技术团队在现场开展项目策划。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柳南区太阳村镇7个村变化巨大。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经过整治,太阳村镇面貌一新。图为山湾村实景。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提供了便利。图为连片的蔬菜基地蔚为壮观。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退桉改竹”土地整治工程,为螺蛳粉加工提供了竹笋原料。图为万亩竹笋基地之一——百乐竹海。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螺蛳粉小镇成功入围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图为螺蛳养殖示范基地。

敢为善治 全力打造土地综合整治广西样板 ——解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

  通过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昔日污染严重的太阳河又显水清景美。图为太阳村镇山湾村沿河栈道。

  导读

  为推进广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工作,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主动策划了柳南区太阳村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有力措施推进,形成了“柳南模式”,贡献了“柳南经验”。

  政府主导 统筹推进提供政策保障

  柳南区作为柳州市乃至广西的工业强区,辖区有柳工、五菱等大型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拥有物流企业200多家、专业物流园4个,占全市总数的75%。柳南辖区内群峰林立,太阳河湿地、新圩瀑布、石头湾水库等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景色独特,风光秀丽。

  但由于长期以来土地粗放利用,造成沿江、沿路、沿田乱建现象严重,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太阳河逐年受到污染,公共配套空间严重不足,加之土地流转率较低,农业规模化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柳州旅游规划战略需求,螺蛳粉产业日趋火热,人居及生态环境的高要求,倒逼柳南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在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指导下,柳南区把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战略抓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督查机制,在政府的统一指导、统一谋划下,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力争实现土地综合整治效益最大化。

  规划先行 科学布局打造样板工程

  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策划设计了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等7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实施规模5722.18公顷,涉及太阳村镇的百乐村、山湾村、上等村、四合村、太阳村、桐村村和新圩村等7个村,总投资为12.77亿元,实施期为3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可新增耕地面积60.54公顷。项目已列入自治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并申报国家试点,获自治区奖补资金800万元,致力打造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样板工程。

  通过项目策划和设计,将项目区进行功能分区,总体形成“一轴一心双节点六区”的功能布局,形成了科学、多层次规划布局和可操作方案,并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允许调整永久基本农田政策红利,优化用地结构,解决产业用地,促进产业融合,真正做到了“一本蓝图绘到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发展建设融合,结合现代农业、原料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推广、旅游开发等产业业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构筑以螺蛳粉文化为核心和亮点的产业体系,以美丽乡村标准打造城郊新农村。

  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副主任文斌表示,修复中心作为柳南项目的策划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将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实施,着力解决柳南区耕地碎片化、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无序化等问题,打破资源要素瓶颈制约,促进柳南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柳南区实现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村集体更富裕、农民更实惠。

  资金保障 指标收益反哺项目建设

  有钱才能办大事。如何筹措资金?柳南区通过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的办法,把土地出让金反哺项目区。

  柳南区以政府为实施主体,柳州市土地交易储备中心出资作为项目业主,共同推进增减挂拆旧建新。项目业主可通过土地整治收益反哺项目区、与上级政府协调获得更多财政补贴支持、与本地区各部门协调获取各部门配套资金、开展项目推介会及其他招商引资活动吸引社会资本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土地整治。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出让指标收益6.7亿元,反哺项目安置区和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出让金反哺项目区,使得项目区面貌一新。目前,已建成5个农民集中安置区,拆迁农户1180户,4602人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联排小楼;完善了道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设施建立健全,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原来的荒草坡地及裸露地、农村宅基地成为耕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复垦后土地经营管理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为项目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农民在形成规模的土地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通过实施“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将城镇建新地块有偿供地所得收益返还农村,还有效解决了试点地区新农村建设“缺资金”难题,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破解了“城镇缺地、农村缺钱”难题,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实施奖补 群众参与推动土地整治

  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柳南区注重以民为本,尊重村民意愿,向群众宣传土地拆旧复垦的政策利好,取得群众的认可,最大化保障原住民的利益。同时,实施奖补办法,通过多模式整治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柳南区把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的5700万元中央奖补资金,自治区给予300万元、市级给予700万元支持螺蛳粉原料生产基地的资金,用于项目区建设或实施奖补。对实施土地流转、退桉改竹、规模基地整治、太阳河治理等土地综合整治进行重点奖补。此外,还有财政奖补、金融奖补、创新创业、品牌扶持等。

  在种养等基地奖补上,柳南区实施了“退桉改竹”土地整治工程,对退出桉树改种竹子每亩给予700元至2000元不等的补助。连片种植30亩以上甜竹,每亩补贴350元;其他基地如豆角种植每亩补贴600元、养螺每亩补助螺种500元等。

  一系列奖补举措进一步助推了农民参与土地整治、产业园区规模农业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群众的积极参与,2018年创建的柳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19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72.9万亩,覆盖3个乡镇、10万人口,当年实现总产值62.8亿元,带动2.4万人脱贫增收。

  投资约1.2亿元于2020年完成太阳河河道治理6.4公里,通过河道整治、生态修复、建设护岸工程,昔日群众清洗韭黄造成的河水污染,如今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

  公司运作 高效对接达到多方共赢

  柳南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顺利推进,除了政府主导、规划先行、资金保障、实施奖补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平台公司发挥的积极作用。

  平台公司作为整治主体,统一开展各项目统筹组织实施,统一流转土地,统一项目运营。

  平台公司作为总协调,出面与地方村民进行对接,简单灵活且高效。借助企业的执行力,可以最快的时间开展并完成各类项目建设,并让村民通过参股等享受项目实施的红利,真正实现了项目组织的高效、共赢。

  例如,在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中,由平台公司进行统一实施,以项目建成后累计获得的各类土地指标收益为增减挂钩村民集中安置区资金建设来源,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加快了产业发展,得到了村民的拥护与支持。

  在土地流转上,柳南区通过引入平台公司,成立“金色太阳”投资公司、投融资平台及土地流转中心,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共集约出土地28.27公顷,净增耕地6.21公顷。促成了柳南区2016年获得国家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荣誉称号,同年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建设用地指标1300亩,保障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螺蛳粉小镇建设等项目的用地需求。

  与此同时,柳南区还通过探索完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农民深度参与产业园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依托利益联结机制,目前,柳南区已形成了96个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通过返租倒包、股份合作和订单带动三种模式,实现了农户和企业“双赢”。该模式在柳南区大量种植基地的土地流转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柳南区采取增减挂钩安置、螺蛳粉小镇建设、退桉改竹、太阳河治理等土地综合整治措施,促进了一二三产业及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的高效融合,成效显著。

  建成的5个农民集中安置区,破解了“城镇缺地、农村缺钱”难题;柳南区2016年荣获国家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荣誉称号;柳南区金色太阳现代都市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2017年获得三星级称号;柳南区宏华蛋鸡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2018年获评为四星级示范区,养殖规模居广西县(市、区)第一;螺蛳粉小镇成功入围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打造了万亩竹笋基地、千亩豆角生产基地、千亩韭黄生产基地、千亩田螺养殖基地,带动近1.5万人就业;太阳河综合整治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主任叶宗达表示,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将在柳南区现有土地整治工作基础上,践行“土地整治+”理念,通过推进柳南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激活产业循环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加强人居保障、美化生态环境等,力争在广西打造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功典范,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柳南模式”名副其实。   

  (本版文图由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统筹提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