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广西       直观中国    |   视频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一带一路    |    魅力东盟     |    舆情智库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2020-01-19 15:52:17来源:广西日报编辑:骆秋妤责编:赵滢溪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黄嵩和 广西博物馆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5年来一直关注广西独特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并进行拍摄,曾荣获2006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一等奖等国内外众多奖项,诸多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国家地理》《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等报刊杂志。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成年后的雌性猿毛发会蜕变成黄色,雄性则会一直保持黑色。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17时左右,长臂猿便开启了它们的夜宿时间,这是猿群的大女儿带着自己的弟弟正进入梦乡。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2019年10月13日出生的这只猿婴,标志着目前在中国这一物种数量增至33只。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近距离观察东黑冠长臂猿时能感受到它的眼神之中充满了灵性。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东黑冠长臂猿的食谱以野果、嫩叶为主兼食鸟类昆虫等。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它们拥有超乎寻常的视力和听力,丰富的面部表情甚至能在族群成员间在不发出声音时进行交流。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东黑冠长臂猿固定的家庭结构为“一夫两妻”,家庭建立两年后便开始有幼猿出生。兴旺稳定的族群数量可达到9只。

广西:追踪东黑冠长臂猿

  在全世界400多种灵长类动物中,猿类的基因以及行为最接近人类。这是黄连猿群的大公猿和母猿在互相拥抱。

  一年多前,当我第一次进入广西邦亮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东黑冠长臂猿追踪拍摄的时候,完全无法想象要拍摄这个稀世罕见物种的难度有多大。在这片无人涉足的森林里风餐露宿,一不小心便极易遭遇毒蛇、蚂蟥以及各种具有危险性的不明生物;连绵不断的喀斯特峰丛,身处其中连天空都难以见到一片完整的,满目尖锐锋利的石头,没有水源,连一寸搭帐篷的平地都难以找到。  20世纪50年代,东黑冠长臂猿曾被国际权威的灵长类专家宣布已经在野外灭绝,直到2006年,专家在中越边境进行的一次野外调查发现了它们的踪迹,才让这一物种重回人们的视野。这片位于广西靖西市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交界处的喀斯特季雨林,成为仅存的100多只东黑冠长臂猿在这个星球上最后的栖息地。中国境内,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保护区的多年努力下,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由当初的3群21只发展到目前的5群33只。

  我选择跟踪的猿群是相对来说拍摄条件算最好的一群,只要能听到它们的鸣叫便会知道大概它们所处的方位,我把它们称作黄连猿群。据专家介绍,黄连猿群“家庭”建立于2010年,家庭基本结构为“一夫两妻”。2019年10月13日,第5只幼猿出生,自此,该猿群成员达到8只,成为这一地区最大的长臂猿家庭,我也有幸见证了这个家族的发展壮大。

  经过长时间观察和分析,我逐步弄清了黄连猿群各成员的体貌特征和行为习惯,我对它们是如此熟悉,就算它们任何一只单独出现在我镜头前都能认出来。也因为猿群习惯了我的存在,才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拍摄。

  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我从未见过一种动物如此的像人。它们的手拥有5个手指,吃水果时会挑选、会剥皮,对孩子无比宠溺、对长辈心怀敬畏,它们的眼神之中充满了灵性,他们的叫声十分优美而且极具穿透力,通过升调、降调来表达喜怒哀乐,我甚至能通过叫声来判断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沉浸在每一次拍到好镜头的喜悦中,有时会忘记自己仍然身处在原始丛林,但危险也往往会在这时不约而至。

  2019年6月13日,是我在山里印象最深刻的一天。翻出当时的日记,我是这样记录的——

  庆幸自己现在还能安然无恙地写日记,在刚过去的两个多小时里真是心惊肉跳,原始森林之中遭遇雷暴强对流天气,我觉得不出意外实属幸运……

  索性揉了两个纸团把耳朵塞住,整个人捂在被子里,时刻观察着闪电,但强烈的震动和电流带来的焦味依然让人十分害怕……

  数小时后,老天爷已经充分释放掉了它的能量。拿掉堵住耳朵的纸团,世界变得格外宁静,我听到了平常夜里熟悉的那只孤鸟的鸣叫,生平第一次,我在无人可及的深夜里感到了无助和恐惧,也为猿群担忧起来……

  天亮后,猿群的鸣叫声依旧穿透山谷,一切安好!

  黄嵩和/摄影报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