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演艺矩阵提升阳朔游客获得感

2019-11-25 17:05:41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巫美桥红 通讯员 孙 敏

  11月22日,湖南常德的陈锋带着一家三口自驾来到桂林阳朔千古情景区,专程来看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看完演出出来,一家人对声光电结合的舞台效果印象深刻。“前一晚看了《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演出让人震撼。今天的《桂林千古情》有许多新的观看体验和互动,小孩子特别喜欢。阳朔的演艺节目丰富,同时又能给人新奇的感受。”陈锋说,在来阳朔旅游之前,他做了大量攻略,最终确定以演艺节目为主题的行程安排,这可以让一家三口在轻松氛围里最大限度地体验桂林山水与文化。

  陈锋的出行选择,折射出阳朔文旅创新融合打造文化演艺品牌的发展之路。

  从中国首个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再到如今的《桂林千古情》《三生三世三千漓》的火爆,近年来,阳朔的文化演艺品牌不断创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断细分市场,演艺内容推陈出新,丰富了桂林文化演艺品牌的内容。阳朔文旅的创新融合,形成桂林精品文化演艺项目集群,成为桂林文化演艺品牌的重要代表。

  2004年,中国首个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阳朔公演至今,一直是全国演出业中观众最多、影响力最大、年营业额最高的剧目。开业以来接待游客超22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28亿元,纳税近2.5亿元,开启了国内山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使得《印象》演艺系列逐渐走向全国,为全国创造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阳朔不断加快旅游与文化的创新融合发展,去年7月27日,宋城演艺和桂林旅股共同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区在阳朔开门迎客,景区核心产品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同时开演。作为“文化+旅游”融合的又一力作,《桂林千古情》座无虚席,成为桂林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与《印象·刘三姐》山水实景原生态演出不同的是,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打造了迄今为止广西科技含量最高、原生态文化容量最大的旅游演艺秀。在1个小时演出中,300名演员、360度全景演出、上万套舞台机械与观众全方位互动,用声光电的特技、上天入地的空间创意,完全打破艺术类型的界限,给观众的视听带来全新的体验。

  此外,由于《桂林千古情》是室内观赏,打破了《印象·刘三姐》只能在晚上观看的时间、天气限制,满足了不同时段客人的需求,与《印象·刘三姐》形成了良性互补。截至11月20日,《桂林千古情》演出1305场,接待555.12万人次,实现营收2.54亿元、税收约1700万元,打破了持续多年的《印象·刘三姐》一枝独秀格局,成为广西区内演出场次、观众人数较多的大型旅游演出之一。

  谈及如今的演出盛况,桂林千古情景区负责人认为,桂林是一座旅游业非常成熟的城市,阳朔旅游市场不断细分,《印象·刘三姐》以实景原生态的演出备受外国游客的青睐,而桂林千古情景区开业以来得到了亲子游团队的欢迎,桂林千古情景区针对不同群体,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推出不同的活动,在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赚足口碑。

  正如游客和项目方所感受的那样,打破时空的限制、市场更细分、内容更丰富,不同文化演艺品牌的良性互补发展,不仅极大丰富了游客的选择,也让阳朔文化演艺市场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丰富。

  今年3月25日,位于阳朔兴坪的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区正式开业。度假区投资近30亿元,占地2200亩,位于漓江旅游精华段,致力于打造代表桂林山水新形象的山水人文度假胜地。今年仲夏夜,度假区内的演艺《三生三世三千漓》精彩上演。与《印象·刘三姐》的宏大规模、《桂林千古情》的高科技有所不同,《三生三世三千漓》在青山秀水间讲述了一个梦幻夜游的神话传说,让人们体验到不一样的桂林山水文化。整场演出沿江动态进行,夜幕降临,漓江上歌声悠扬,观众且观且行,移步换景,共历一场歌舞与山水渲染而出的美好梦境。

  经典《印象·刘三姐》、高科技《桂林千古情》、后起之秀《三生三世三千漓》……如今,依托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阳朔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演艺项目,并已逐步形成颇具规模的中高端文化演出产业体系。青山秀水间的优秀文化演艺项目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眼球,也让更多的投资者看到了机会。据统计,2016年以来,阳朔县共引进涉旅重大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218亿元,已完成投资117亿元。如今,阳朔已形成河畔、阿丽拉等高端品牌酒店集群,戏楼、乌布小镇、益田·西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集群,墨兰山舍、霁云上院等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民宿集群以及攀岩、索道、滑翔等户外运动产业集群等多要素旅游产业集群,为阳朔旅游提质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2019年上半年,阳朔接待游客924.48万人次,同比增长10.96%,旅游总消费138亿元,同比增长13.74%。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