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侗族鲁班”风雨桥上写人生

2019-09-02 08:57:46 | 来源:人民网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侗族鲁班”风雨桥上写人生

  杨似玉在制作风雨桥模型(覃冰/摄)

  “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这是郭沫若先生看了程阳风雨桥模型后的题词。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走进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屹立在林溪河上的程阳桥引人瞩目。如果不是略有耳闻,很难看出眼前这座跻身世界四大名桥之一的程阳桥是曾经破损的文物。

  这座程阳桥曾在1983年被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修复,这位大师凭着眼量心算,借助“匠杆”等原始工具,硬是给自己挣来一个“侗族鲁班”的称号。2007年他被文化部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广西首位获得此殊荣的“非遗”大师,且年纪最轻。他就是杨似玉,在他眼中,侗族建筑有别样的美,每块侗木都有情感,每一座侗木构建出的建筑都兼具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侗族鲁班”

  三江以风雨桥和鼓楼闻名。而三江的程阳风雨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24年建成。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斜穿直套,皆以榫衔接,因而跻身世界四大名桥。在百里侗乡有这样一句俗语:“有寨必有鼓楼,逢水必建风雨桥”。

  64岁的杨似玉已经和木头打了近50年的交道。“我爷爷、父亲均为木工,是当地建风雨桥的老把式。从小我就对木工特别感兴趣。”杨似玉出生于“工匠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侗族里的木匠。

  杨似玉的木工基本功就是从做木桶开始的。当地侗族嫁女有一个民间习俗,女方家要备3个木桶做嫁妆,碰上女孩儿多的家庭,就需要准备好多木桶。当时,当地做木桶的活儿大多被贵州籍木工承揽,杨似玉心里很不是滋味,憋着劲要跟他们比一比。结果,杨似玉的木桶越做越好,年轻时他多数时间竟然都是在制作木桶。如今,家里仍在使用的一个木桶就是他当年学徒时所做,用了40多年,依然耐用美观,堪称家里的一件“老古董”。

  杨似玉从练习基本功开始,制作器物也从木桶、织布机、纺纱机等由简入繁,渐渐登堂入室。由于深得祖传技艺,加之勤奋有悟性,他的技术日益精湛。“我只上过小学一年级。”就是这位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农民把侗族木柱文化的建筑精华尽收于大脑之中。鼓楼、花桥、寨门楼、侗戏台、水车、杆栏式木结构民居建筑,均系挑梁穿榫,不用一钉一铆建造而成。

  多年经验,杨似玉练就了一旦做起工来就能依地形、山势,迅速在心中构出“图纸”的本领。从艺近50年,杨似玉佳作无数,最让他满意的还要数1997年作为贺礼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连心桥”模型,全桥光构件就有9800多件,最长的2.5米,最短的只有几毫米,桥顶小如米粒的瓦片多达10万多片,全是手工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而且整个桥体由榫接组成,没有一颗钉子。

  粗略算来,杨似玉先后设计制作吊脚楼100多座,风雨桥12座,鼓楼8座,大小凉亭30多座,风雨桥和鼓楼模型3000余座,其他家庭用具数不胜数。

  风雨桥上写人生

  侗族的鼓楼、花桥、寨门楼、侗戏台、水车等木结构建筑工艺有两绝,一绝是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铁钉连接,却能结构牢固、接合紧密,上百年不散。另一绝是建造者不画图纸,凭着一根“香杆”——记有各种数据的竹竿,就可以完成各种式样、造型美观的楼桥建造。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易事,需要建造者把所有的设计完全记在脑子,而且还要依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结合周围的环境,在心中构画出“图纸”,计算出各种数据,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在竹竿上,工匠们就可以依照这根“竹杆”修建起楼桥。

“侗族鲁班”风雨桥上写人生

  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程阳永济桥(资料图)

  杨似玉还记得1983年维修程阳永济桥的情形。那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把程阳永济桥冲毁了大半。为了尽快修复,一支由桥梁专家组成的工程队来到了三江县。工程队分兵两路,一路进山伐木备料,一路将冲毁的廊桥每个部件标记后拆除,以备重建。结果拆下来大大小小万余块木头,堆成了小山,却再也拼不起来。无奈之下,他们慕名找到了杨似玉和他的父亲。父子二人二话不说,带着人进了山,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把建桥需要的木料备齐,成百上千的梁、枋、柱的尺寸全凭着心算。而那些拆下来的老料,俩人根本不看标记,指挥着工人们这根放这,那根放那,很快就重现了程阳风雨桥的昔日风貌。等到桥梁恢复原貌的时候,现场专家的重建图纸还没画出来。专家们对杨似玉父子极为叹服,杨似玉也因此名声大震。

  如今,杨似玉的家就在风雨桥边上,这不仅是杨似玉居住的地方,还是一座三江侗族民俗工艺馆。这间工艺馆是杨似玉自筹资金建设的,免费对游人开放。工艺馆内展出了不少他当年制作的木建筑模型力作,杨似玉视若宝贝,百看不厌,眼里都能漾出笑来。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让所有人了解侗族传统文化是他的中国梦。

  传承技艺育工匠

  作为一名侗木大师,上门求艺者不在少数,三江大部分侗木工匠曾前来受教。对待求学者,杨似玉有教无类,毫无保留地与同行分享在侗木建筑方面的心得与经验。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杨似玉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祖传技艺,继承并发扬侗民族最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面向全县热爱木构建筑的村民免费开办非遗传习班并带徒实习,挖掘和培养一批有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的人才,增强了他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侗族鲁班”风雨桥上写人生

  杨似玉在指导学生如何控制锯木头的力度(覃冰/摄)

  至今,三江的侗木工匠仍沿用他放墨斗线时的习惯。“退后三步再去瞄水平线,会让零部件更精准。”杨似玉说。但让他更感欣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也完全继承了这一技艺,并且青出于蓝。“到我儿子这代,家族传下的这些技艺已经口口相授了四代。”杨似玉说:“虽然有人管我叫大师,但说到底都是手艺,我爷爷把手艺传给我父亲,我父亲又传给我,我传给我儿子,一代代的传下去,让这门手艺不仅不失传,还要把它发扬光大。”

  杨似玉现在带了几十名位徒弟,都跟着他学手艺,他很希望能把侗族的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沈泉池、龚普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