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瑶山老茶又飘香

2019-08-16 10:22:30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 骆 怡 通讯员 王忠民

  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屯是一个“土瑶”村寨,它建在山腰之上,一条溪水从村中流过,村民的房屋散落在小溪两侧。房屋不大,多是泥墙房和木板树皮房。

  大冲屯原有86户村民,其中54户未脱贫,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如今,当地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将扶贫车间开进了深山瑶寨,当地特产瑶山古茶重又飘香,为土瑶群众带来可观收益。

  一大早,村民凤求姑将火塘的木柴烧旺,烟火升腾。阳光照进房屋,墙上的茶篓被染成金黄。大冲屯家家户户的厨房都有一个火塘,为了长时间保存食物,村民将它们置于火塘周围,用烟来熏,包括茶叶在内。这是土瑶传统的养茶方式,时间长了茶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风味。如今,这种少见的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凤求姑将茶篓取下,轻轻扫去上边的烟尘。她家火塘周边堆满了茶篓。这批茶叶有290多件,是茶厂委托她家养护的。凤求姑每天的工作就是生火熏茶,打扫灰尘。每件茶叶每年有30元工钱,这样一算,她家每年的养茶收入近9000元。

  吃过早饭,凤求姑到寨里的竹编扶贫车间上班。两年前,狮东村引进茶厂发展茶产业,并于去年6月在大冲屯建成了这个扶贫车间,主要为茶厂生产竹制包装篓。

  车间是一间敞开式的木瓦结构建筑,村民分成两组,一组人破竹篾,另一组人负责编织。“每个包装篓收购价9元,手工费7元,我现在每天可以编15个左右。”凤求姑说。

  贺州土瑶聚居村贫困发生率达51.73%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0%,是贺州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靠山还得吃山。在土瑶村寨发展扶贫产业,贺州采取的是因地制宜和中长短产业结合的原则。

  “我们将产业扶持和民生工程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确定‘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目前,狮东村已发展杉树9000亩、茶园800亩、大肉姜400亩,同时发展油茶、生猪、林下特色种养等补充产业。”狮东村第一书记王鹰鹏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