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广西:联动共管减少涉电安全“盲区”

2019-07-11 15:52:50 | 来源:广西日报 | 编辑:骆秋妤 | 责编:赵滢溪

广西:联动共管减少涉电安全“盲区”

在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联合共建启动仪式现场,工作人员给市民发放普法读物。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供图)

  核心提示

  近日,“全区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联合共建启动仪式”在钦州市举行。自2017年《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以来,我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全区人民法治意识有了大幅提升。但如何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着力构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大普法格局?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1  构建共管“联盟” 堵塞涉电安全“漏洞”

  6月28日上午,钦州市钦州湾广场人头攒动,随着主席台上嘉宾们一同按下启动装置,标志着由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自治区公安厅、司法厅、应急管理厅、教育厅、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共同参与的“联合共建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正式生效。

  “联合共建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落地,将持续扩大安全用电、依法用电的宣传覆盖面。”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总法律顾问李欣表示,安全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构建“联合宣传”“联合调解”“联合处置”的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发挥政企合力,落实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责任,推动形成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产权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切实消除涉电公共安全的“盲区”和“死角”。

  自治区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龚成表示,长效机制把相关职能部门与企业“捆绑”到一起,增加了普法工作的社会力量,扩大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广大用电企业和群众的安全用电意识。

  2  多方参与联动 推动机制落地见效

  好的机制在于落实落地。如何将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呢?

  6月28日,钦州湾广场的活动结束后,参与创建长效机制的成员单位代表一同来到钦州皇马产业园区政务中心,向园区企业赠送普法读本。

  受赠企业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秉悦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企业及员工安全用电意识,丰富他们依法用电、合法用电的知识,也是为企业安全生产增加了一道保障。

  “到钦州皇马产业园区给企业‘送法’,是我们成员单位共同宣传普法的活动之一。”自治区公安厅副巡视员黄筱冬介绍,长效机制成员单位将通过组建一支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一轮“法治观察”活动,以及送法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为全面建好长效机制,在“联合调解”“联合处置”方面,相关单位将开展合作共建,有效解决涉电矛盾纠纷。

  3  创新构建机制 促进形成全民普法大格局

  “您好,你们小区里有居民为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私自从自家阳台、窗户随意悬出一根导线引至楼下,导线绝缘层被防盗网、空调外机等磨损,对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在柳州市某小区里,供电工作人员向社区工作人员出具了《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并详细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这是去年自治区司法厅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开展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媒体观察”活动时记者看到的一幕。

  据了解,自治区司法厅、教育厅等政府职能部门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去年共同开展了“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媒体观察”、制作普法宣传材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内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用电意识,当年广西电网公司涉电公共安全事件同比下降49%。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法律部副主任罗军告诉记者,得益于去年的成功经验,今年他们决定把这种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合作普法的作法,提升成为长效机制,邀请更多的合作单位参与进来,努力实现基层组织共建、党建资源共享、矛盾纠纷共调、涉电公共安全风险共防、科学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自治区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企业联合创建执法普法活动长效机制,是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纵深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创新作法,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带动更多的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积极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普法大格局。

  联合共建涉电公共安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联合调解:

  全区各市司法局与当地律师事务所、供电所、电力警务室开展共建,快速有效解决涉电矛盾纠纷。

  联合处置:

  建立以主管部门为指导,各市司法局、供电局牵头协调,各县(市、区)司法局、供电局(所)为实施单位的“区、市、县”三级联动处置机制,由司法、电力部门和律师联合处置,有效解决急难险重涉电矛盾纠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