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之队”是怎样打造的 ——记广西独竹漂队
广西日报  2019-09-16 10:39:00

  桂风壮韵耀中原——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蒋士元

  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要说风头最劲的王牌之队,广西独竹漂队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这支只有6名队员的队伍,夺得5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被誉为“梦之队”。9月15日下午,记者专访广西独竹漂队教练、河池学院体育学院院长蓝建卓,为您揭秘这支“梦之队”的幕后故事。

  从零起步:

  足球教师受命组建独竹漂队伍

  广西独竹漂运动的故事,必须从蓝建卓说起。正是他让独竹漂运动在广西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成为如今的“梦之队”。

  2009年以前,蓝建卓是河池学院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教足球,也教体育心理学。一天,一个通知让他与独竹漂结缘。这个通知,让他去贵州参加独竹漂教练培训班。

  原来,2011年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增设独竹漂项目,为了推广这一项目,有关部门向全国体育系统发出通知,定于2009年4月在贵州举办独竹漂教练培训班。机会就这样落到了蓝建卓头上。

  培训归来,蓝建卓开始筹建队伍。没有器材,没有场地,没有队员,一切从零开始。他走村串寨到处找竹子,反复试验其浮力,自行摸索制作器材。场地难找,他只能带着学生在学校里的水塘训练。“水质不好,蚊虫又多,实在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蓝建卓回忆说。

  但队伍很快就取得了成绩。2009年5月组队,当年7月参加全国独竹漂邀请赛,河池学院队就夺得1项第一、1项第三、2项第四。

  一再立功:

  成为广西代表团的“梦之队”

  2011年9月,河池学院队代表广西出征第九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斩获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赛场上的抢眼表现使该队逐渐受到重视,有关方面下拨了经费,条件变好了,招生也容易了,队伍建设逐步走上正轨。2015年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广西独竹漂队为广西代表团取得首个一等奖,极大地提振了全团士气。此次运动会该队共获得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以及6个三等奖。河池学院由此被确定为广西创建国家级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示范基地,独竹漂项目也被确定为重点项目,队伍发展进入黄金期。

  这次来郑州,是蓝建卓第三次带队出征全国民族运动会。全队共6名队员,3名男生、3名女生,都是河池学院体育学院的壮族学生。结果,他们的成绩堪称惊艳:该项目总共6个一等奖,他们夺得其中5个;6名队员共收获13枚奖牌,人均奖牌逾2枚;再一次为广西代表团打破“没有一等奖”的僵局;目前广西代表团所获的10个一等奖,独竹漂队贡献其中5个,成为广西代表团的“梦之队”。

  十年历程:

  创新争先是成功法宝

  2009年从零起步,到2019年成为王牌之队,短短十年,广西独竹漂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首先是不怕困难。“刚开始时,总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蓝建卓说,“但是我想,别人能做的事,我就不信自己做不好!”

  其次,敢于并善于创新争先。蓝建卓透露,独竹漂项目没有什么教材,全靠自己去钻研提高。贵州队是独竹漂强队,他有空就观摩学习贵州队的技术,但并不迷信。他发现贵州队的动作中有很多不符合力学原理,就虚心向力学专家请教,并运用力学原理,大胆对贵州队的技术进行改造,还不断摸索出新的技术,请力学专家进行检验修正。借助科学的翅膀,广西队的独竹漂技术突飞猛进,广西独竹漂队也成为王者之师。

  此外,吃苦耐劳、团结拼搏也是成功的重要法则。独竹漂项目长期在水上训练,队员们的双脚免不了蚊虫叮咬、皮肤溃烂,双手的虎口处也因反复拉动划竿而破皮结茧,但队员们从不叫苦,即使伤病仍咬牙坚持训练。队员们之间也总是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广西独竹漂队身上,我们看到了广西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可贵品质,也看到了团结和谐、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

编辑:骆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