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宜州申报“中国蚕桑之乡”工作通过专家论证

2018-03-16 09:48:32 | 来源:人民网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滢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考评组参观自动采茧机_副本

  考评组参观自动采茧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桑园诱虫设备_副本

  桑园诱虫设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宜州蚕农在护理桑园_副本

  宜州蚕农在护理桑园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宜州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_副本

  宜州大力推广省力化养蚕

  人民网河池3月15日电 3月11日—13日,中国蚕学会考评组到河池市宜州区,对宜州申报“中国蚕桑之乡”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组充分肯定并一致通过宜州申报“中国蚕桑之乡”工作。

  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09年宜州启动建设广西蚕桑茧丝绸蚕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来,该区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等历史发展机遇,及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全面开放蚕茧流通市场,大力发展种桑养蚕蚕桑生产规模逐年壮大。目前,宜州区桑蚕产业覆盖16个乡镇的202个村(社区),养蚕农户9.24万户4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4.1%。2017年,该区桑园面积达34.67万亩,发放蚕种148.4万张,鲜茧产量5.8万吨,农民养蚕收入达28.6亿元,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达6272元。宜州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12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全区共有蚕丝绸加工企业达20家,其中缫丝厂17家,自动缫丝机272组;织绸企业3家,织绸及40台(套),境内75%以上干茧可以就地加工。2017年,宜州白厂丝产量4550吨,坯绸产量295万米,丝绸企业总产量20.8亿元,白厂丝产量、茧丝绸加工能力继续保持广西县域第一。

  近年来,宜州又依托现有资源,大力推广蚕、桑优良品种,积极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引进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点项目,初步形成“桑—蚕—茧—丝—绸”和“桑树(果)—食用菌—桑叶茶—桑叶固体饮料—桑果酒—药物”、“蚕沙—有机肥”、“下茧—蚕丝被”及蚕蛹产品为主产业链。创建了“南方缫丝”“皇家瑞禧”“刘三姐”等丝绸品牌,境内拥有西南最大蚕桑物资市场、广西大宗蚕丝交易市场,东盟国际蚕丝交易中心、广西大宗蚕丝交易市场、嘉欣丝绸园等重点茧丝绸项目也落户宜州。近年来,宜州先后获得广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和“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

  在考评组专家论证会上,考评组认为宜州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桑蚕产业发展,桑蚕产业发展规模较大,产业链发展比较完整,群众养蚕率和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较高,桑蚕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考评组一致通过宜州“中国蚕桑之乡”的申报工作。(王勇、韦克文、蓝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