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广西要闻

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共荣”——广西钦州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绿色发展高地

2018-02-05 11:24:44 | 来源:新华社 | 编辑:唐志强 | 责编:赵潆溪

  新华社南宁2月3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朱丽莉)随着汽笛长鸣,满载货物的集装箱班列从钦州港火车东站驶出,前往波兰马拉舍维奇。1月17日,广西首趟始发至欧洲的中欧班列开行,成为钦州港对外开放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昔日小渔村渐成陆海枢纽,在20多年跨越式发展之后,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正紧抓新时代新机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全力谱写“向海经济”新篇章。

  【焦点图】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共荣”——广西钦州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绿色发展高地

  这是正在作业的广西钦州港(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亿吨大港梦圆今朝

  记者近日在钦州港中粮5万吨级码头看到,满载北美大豆的货轮正等待卸货,一旁,重型吊具将一包包豆粕装入船舱,准备发往海南。“进驻钦州港9年来,公司业务伴随港口的壮大而飞速发展。”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建平说。

  几公里外的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2017年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公司党群部经理柳伟说,钦州港的海陆运输条件日益便利,让公司进口外煤更具时间和价格优势。

  钦州有海无港。建大港,是历代钦州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1992年,钦州全城干部群众捐款2000多万元,连续14个月热火朝天地建设,硬是在荒芜的海滩边建起了两个万吨级码头泊位。此后,钦州港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于1996年和2010年相继获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苏英权说,目前,开发区已建成30万吨级码头及航道、8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3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正式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并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形成国际集装箱、煤炭、粮油、化工、汽车、港口综合等物流体系。

  2017年,从重庆经钦州港前往新加坡的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常态化运营,“北部湾港-印度/中东”远洋直航航线开通,“北部湾-新加坡”天天班公共航线启动……

  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广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枢纽建设节节推进,内陆腹地以北部湾港(钦州港区)为枢纽走向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的海上大通道初步形成。

  【焦点图】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共荣”——广西钦州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绿色发展高地

  一艘货轮驶入广西钦州港(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北部湾畔崛起绿色发展高地

  走进钦州沿海的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3000多亩的厂区炼塔林立、管道纵横,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流入生态监测池,欢游的小鱼和茂盛的水草成为生动的水质说明。

  公司动力部污水处理负责人陈斌介绍,作为海岸线上的大型炼化基地,公司年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其环保生产工艺、污染防控体系也居业内先进水平。

  随着北部湾区位优势陆续释放,中石油、国投电力、中粮等一大批产业巨头落户钦州。目前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126家,基本形成以石化、装备制造两个千亿元产业和能源、造纸、冶金、粮油等百亿元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板块”发展格局。

  如此大规模的产业项目聚集,让海洋生态保护显得格外重要。钦州海域内的三娘湾栖息着珍稀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早在沿海工业起步期,钦州就提出了“让大工业与白海豚同在”的理念。

  彼时,钦州根据地形条件在三娘湾规划建设大型造船厂,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最终修改了规划,并从地理上划出一条白海豚保护的“生命线”。

  如今的钦州,不仅大工业更强,白海豚也更多。钦州市海洋局去年9月公布的海洋环境状况显示,全市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占比87%,同比提高近20%。长年在钦州开展中华白海豚研究与保护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团队披露,根据300多次出海观察和计算,2013年至2016年,钦州白海豚数量呈上升态势,每年新增个体数约4到6只。

  【焦点图】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共荣”——广西钦州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绿色发展高地

  在中粮油脂(钦州)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作业中(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