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谱写向海经济新篇章 ——广西“十三五”发展成就综述之北海篇
广西日报  2020-10-13 08:42:24

  原标题:谱写向海经济新篇章

  ——我区“十三五”发展成就综述之北海篇

  本报记者 蓝永前

  国庆节前夕,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首个园区开园、邦定项目成功投产。今年,在千方百计排除疫情影响的同时,惠科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北海惠科智能电视机首期投产项目2020年的产能目标已从300万台大幅提升至1000万台。

  这是北海“十三五”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走进珠城,不断扩大的城市框架里,吊塔林立、工地遍地开花,处处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北海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北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工作部署,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全力以赴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抓营商环境、抓生态环境,形成了项目多、投资大、业态新、速度快、后劲足的发展势头,谱写了向海经济的新篇章。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十三五”以来,北海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围绕“绿色发展、枢纽建设、全面开放、海洋产业、造福百姓”打造向海经济。“四个龙头”舞得虎虎生威,“四大会战”建设如火如荼,经济发展持续按下“快进键”。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6-2019年,北海地区生产总值从1007.3亿元增长至1300.8亿元,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从166.3亿元增长至242.3亿元,年均增速14%,排名全区第一;2019年人均GDP为76955元,排名广西前列。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经济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得益于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北海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8∶50∶32,调整优化为2019年的16.3∶42.9∶40.8。2019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48.9%和42.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正逐渐加大。

  逐步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超千亿元产业。近两年,北海高端服务业呈现爆发式发展势头,高端服务业企业发展到320家,特别是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5%,增速高于全区29.6个百分点,对全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贡献率高达30%以上。

  ——改革开放全面深化。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北海推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全面融入“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格局;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政策,北海港口岸正式扩大开放,入选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获批北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自然资源部海洋四所落户建设,出口加工区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全球入境维修/再制造示范区和广西首批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北海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9月28日,北海市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全区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当天该市集中开竣工项目共40个,总投资39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9亿元。

  “十三五”以来,北海规划产业林,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创新举措破解用地和资金两大瓶颈。先后引进了惠科电子、信义玻璃、太阳纸业、新福兴硅科技产业园、东方希望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今年,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海市沉着应对、精准调度、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良好成效。1-8月,全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7亿元,投资完成率65.4%。实现开工64个项目,实现完工29个项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1%,增速排全区第一,分别高于全区、全国投资增速13.6、15.4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9.9%。

  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北海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一招,对标全国最高水平,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指标评价和全区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北海市均排名第一。同时,围绕7大“产业树”精准招商。2019年引进项目332个,荣获全区2019年“产业大招商”及“实际利用外资”专项考评“双优秀”,重大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在全区均排名第一。

  为促进项目落地发展,北海市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征地搬迁工作指挥部和20个工作组,全面落实新的征地搬迁补偿安置办法,让利于民,实现和谐搬迁、幸福安置。今年1-8月,累计完成征地4.5万亩,有效保障项目用地,促进项目落地建设。

  “全市正在施工的项目建设工地达675个。”北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量的重大项目落地,为北海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小孩可以就近上学了,这为我们省出了很多接送时间。”在北海市海城区第八小学银河校区门口,正在接小孩的学生家长梁品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个新学校,上学得到更远的地方。去年,北海市海城区第八小学银河校区投入使用,这是该市“330”工程首个投入使用的项目。

  为缓解“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北海市实施“330”工程,从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投资超过30亿元,建设30所高品质学校,新增优质学位超过5万个。

  “十三五”以来,北海市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加快补齐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短板。

  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大幅改善。建成了一大批学校、医院、场馆、公园、高星级酒店,“七纵七横”的城市路网全面建成,城区面积从68平方公里扩展到超100平方公里。坚持距海岸线300米范围内不再建非公益性永久建筑,立法保护涠洲岛、红树林和沙滩海岸,加快推进冯家江湿地公园、银滩中区岸线综合生态整治修复、廉州湾海域清淤和生态岸线修复等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空气质量重要指标居广西第一,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大幅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5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保障标准为全区最高。建设一大批民生项目:北海市人民医院异地扩建(二期)、北海市中医医院新院区项目和市妇幼保健院异地搬迁等一批重点卫生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新馆、体育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加快建设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公共场馆。

编辑:唐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