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阳)—东盟汽车及汽摩配件产业贸易对接会举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8 18:06:32

  9月17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当天,由贵阳市商务局主办的中国(贵阳)—东盟汽车及汽摩配件产业贸易对接会同步在广西南宁举行。这场聚焦汽车及汽摩配件产业的专业对接会,吸引了多家贵阳本土企业与东盟多个国家的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企业、采购商和行业机构代表参与,通过产品推介、需求发布、自由洽谈,让贵阳智造的硬核实力与东盟市场的旺盛需求精准“握手”。

中国(贵阳)—东盟汽车及汽摩配件产业贸易对接会举行_fororder_1

活动现场 供图 主办方

  “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不仅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也是贵州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区。”对接会伊始,贵州省商务厅、贵阳市人民政府的致辞掷地有声,既勾勒出这座城市“宜居宜业”的鲜活底色,更点明其作为西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潜力——依托完善的汽车及汽摩配件产业链,贵阳正成为东盟企业寻找稳定供应链的重要选择。

  产品推介环节,多家贵阳企业带着“量身定制”的方案登台,用技术参数和场景化体验,直观展现与东盟市场的适配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詹阳产品就开始走出国门,如今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东盟地区,我们与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接会现场,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商务经理温正畅推介了该公司轮式系列挖掘机、履带式挖掘机和全地形、无人遥控及高速系列设备。温正畅表示:“我们非常看好东盟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詹阳重工的产品不仅在性能上能够适应高温、多雨等气候条件,在智能化操作和节能减排方面也具备显著优势,期待通过此次对接会更精准地对接东盟客户。”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则重点展示了适合东南亚地区多雨、高温、重载等复杂路况的卡车轮胎系列。公司东盟大区销售经理王玉珏提到:“我们这次带来的产品在耐磨性、抗偏滑和载重能力上都有进一步突破。希望通过面对面交流,更深入了解东南亚市场终端用户的真实需求,提供本地化解决方案。”

  企业亮出“硬实力”的同时,来自东盟国家的企业代表也对此次对接会表现出极大热情。采购需求发布环节,4家东盟企业抛出“采购清单”,让对接会的“双向奔赴”属性愈发鲜明。“贵阳企业在新能源车辆和重型机械配件方面技术成熟、性价比高,与我们当前的采购计划非常契合。”泰国宏世供应链有限公司CEO刘超直言:“我们正积极拓展电动汽车和机械设备领域的稳定供应渠道,十分期待与贵阳的优秀制造商建立长期合作。”

  越南明玉电动车进出口及服务公司负责人李氏红莲则将目光投向了两轮电动车的全链条服务,明确表达了寻找优质整车生产商及电池技术合作伙伴的强烈意愿。“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找到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采购渠道,同时也期待贵阳企业能为我们提供二轮电动车金融、清关等一站式服务。”该负责人表示。

  需求与供给精准碰撞,在自由洽谈环节,中外双方企业代表围绕产品标准、技术适配、出口流程、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务实讨论,与会企业纷纷表示,基于双方市场的互补性和地缘优势,未来在新能源车、零配件供应链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为进一步推动贵阳企业与东盟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走向深入,贵阳市正在持续完善本地化、系统化的外贸服务体系。作为贵阳市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由贵阳市外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贵阳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加速整合优质资源,精准对接企业痛点,全力为企业打通外贸全链路,帮助企业破解出海难题方面持续发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持续跟进企业合作进展,利用该平台为贵阳与东盟汽车及汽摩配件产业的长期合作做好服务保障,推动“贵阳智造”在东盟市场结出更多硕果。

  贵阳市商务局持续依托展会平台,为贵阳市与东盟地区在汽车及汽摩配件领域的贸易合作搭建对接平台,推动“贵阳智造”与东盟市场的联系从单纯“产品买卖”向技术协同、服务共享、供应链共建延伸。这不仅是西南内陆城市依托制造业“走出去”的缩影,更是中国—东盟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以技术为媒、以服务为桥,让“贵阳智造”的齿轮,嵌入东盟经济发展的链条,在互利共赢中共同书写区域产业共荣新篇章。(文 龚钰汇 马秋霞)

编辑:林姗婷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