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发布企业首单跨境线上交易和结算,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完成了一单与新加坡方的交易。此举标志着该平台作为中国医药企业“出海”东盟、上合组织各国的通道已基本成熟。
该平台于今年1月启动,是面向东盟和上合组织国家开放的国际性区域医药服务贸易和结算平台,也是中国首个跨境区域医药交易平台。自治区医保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平台至今已收录781种药品、1652类医用耗材和设备产品的实物图片信息,吸引114家中国头部医药企业和10家国外医药采购商进驻,形成“申请注册—完善信息—采购申报—交易撮合—结算配送”的闭环全流程。平台已具备时代性、权威性、创新性、服务性、开放性“五个特征”,备受国内外关注。
“平台是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采购方之间的‘直通车’,为‘出海’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交易全流程服务。我们企业完成了首单与新加坡有关方面的交易,并成功供货我们生产的百令胶囊产品。”作为此次首家通过平台完成跨境线上交易的国内企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陈波介绍。
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积极开拓东盟市场,把东盟市场作为“出海”首站,但贸易资讯、供应链、交易结算等方面存在的门槛,是企业面临的难题。“该平台提供了便捷的线上展示服务和便捷的结算渠道、稳定的跨境物流配送,解决了医药企业出海面临的贸易资讯、供应链、交易结算等问题,通过参与平台组织的活动,企业收获广泛关注,也对市场有了更直观认识,坚定了出海信心。”陈波表示。
目前,有114家中国头部医药企业和10家国外医药采购商进驻平台。此次首单交易的完成,将推动更多中国医药企业通过该平台走向国际市场。自治区医保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平台建设面临着中国与东盟国家药品标准互认壁垒、信息互通不畅等挑战,但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渐完善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也成为国医药“出海”的难得机遇。下一步,广西将力争在创新平台高效运行机制,提供更高效、便利、安全交易撮合结算,推动面向东盟等双边多边医药规则互认,推动东盟医保医学医药专业语料库建设,推动实施更多“小而美”医药民生项目落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黄玲娜 实习生姜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