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共摘得15袋泡椒,共860斤。按目前泡椒的长势来看,每亩产量能达到6000斤左右。按照目前收购价来计算,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望创新高。”日前,广西崇左市大新县龙门乡三联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明满怀信心地算着集体经济收入账。
泡椒丰收 摄影 黄远智
2024年初,大新县龙门乡各村利用撂荒地、冬闲田等种植长龙泡椒27亩。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终于迎来了丰收季,成片的泡椒地里,青翠碧绿的泡椒结满植株,“丰”景如画。
种植户采摘泡椒 摄影 陆梅雪
近年来,大新县在推行“一村一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整合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度,大新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482.07万元,其中可分配收益2340.70万元,分红231.31万元,涉及8148户32051名社员。
党建引领 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近年来,大新县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列为“一把手工程”,县处级领导联系帮扶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压实有关单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发挥各村后援单位帮扶作用,以层层传导压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坚持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引导乡(镇)、村(社区)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平台公司,各村联合共建集体经济产业园,引进培养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形成了组织,建立了体系,经营机制规范高效,服务成员和联农带农能力明显提升。
2024年,该县147个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共192个。
抱团联动 激发村级集体经济活力
2023年2月,大新县榄圩乡荣圩村和仁合村,结合自身优势,挖掘潜在资源,合股成立了大新县榄圩合荣农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并购买2台大马力拖拉机、2台旋耕机以及1台翻转犁,为农户提供机耕、播种、秸秆打捆回收利用等服务,有效提高两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024年初,大新县那岭乡用好甘蔗“联动价”的利好政策,把治理撂荒地发展甘蔗产业作为立足岗位做贡献、担当作为谋发展的主要抓手,10个村(社区)通过抱团联动,整合各村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发展近400亩甘蔗种植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这是大新县以抱团联系发展,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动的缩影。
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抱团发展的模式,通过整合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资金,盘活用好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加快培育优质项目,发挥项目效益最优化作用,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2023年,全县实施上级财政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共7个。
同时,各村结合实际,将扶持资金用于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或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配套产业项目,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群众共同增收。如,龙门乡依托山油茶产业优势,投入村级集体经济资金7万元购置山茶油榨油设备及配套设施,开办山茶油加工作坊,群众种植山油茶面积从原来的38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800多亩。
多元发展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2023年5月份以来,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实施明仕旅游度假区蓄电池观光车游览服务项目,为度假区内游客提供出行及观光游览服务。观光车游览服务项目实施后,提供了司机、保安、保洁员等岗位,使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形成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途径,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房屋、场地等资产,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最大限度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和资金,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该县在谋划各村集体经济项目时,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聚焦特色产业,通过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培养致富带头人,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及加工产业等方式,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文 梁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