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陆运河各项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超330亿元
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徐徐展现
龙门大桥位于平陆运河出海口,是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也是广西首座跨径超千米的跨海悬索桥。南宁日报记者潘浩 摄
6月4日至5日,由交通运输部新闻办主办的2024年全国交通重大工程宣传联动机制采风暨“走进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活动在南宁市举行。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做好本年度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宣传工作展开交流讨论,并到平陆运河的马道、青年两大枢纽工程和龙门大桥建设现场采风。据介绍,截至目前,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330亿元,完成投资额接近一半,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量突破2亿立方米,开挖过半,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劈山开河
攻克建设难题创造“平陆运河速度”
6月5日上午,记者在马道枢纽工程建设现场看到,马道枢纽位于群山之间的一片谷地,项目周边都是高耸的边坡,边坡下不远处就是深达60多米的巨型基坑。基坑内,世界最大内河省水船闸的雏形轮廓初显。
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告诉记者,设置枢纽船闸是克服水头落差、保证船舶平稳航行的必要手段,平陆运河起点至终点存在65米左右的水头落差,综合考虑工程建设、工程造价等多方因素,平陆运河布置3个梯级枢纽并设置省水船闸,保障航运用水,满足通航条件,提高航行效率。
“马道枢纽的船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省水船闸,船舶可以在一处长300米、宽34米的超大空间停泊。运行时,这里上下游的最大水位落差接近30米,相当于9层楼那么高。”程耀飞说。
马道枢纽高边坡坡体以强、中风化泥岩、砂岩为主,遇水易软化,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型地层,更为不利的是有一条断层破碎带沿坡脚穿过整个山坡,边坡稳定安全风险大。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共有5大高边坡,其中最高坡为2号坡,高达188米,为运河沿线最高边坡。”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负责人黄海波介绍,项目建设管理团队总结形成了一套时间“全过程”、空间“全断面”的高边坡“逆作法”施工组织方法,同时还使用了不少“杀手锏”。
“这是预应力锚索,由12根钢绞线组成,长达65米,可产生110吨的拉力将坡面与深部岩体牢牢固定住。为保证锚固力,锚索的一端必须深入中风化岩15米,我们在潜孔钻机的尾部安装一个放置测量元件的‘智慧背包’,智能感知钻孔周围的岩层分布,实现锚索锚固深度的精确判断。同时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综合自动边坡监测系统,为运河最高边坡的安全保驾护航……”
这样的创新和攻关,在平陆运河建设中不胜枚举。据统计,平陆运河建设已采用100多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截至目前,平陆运河全线已有近2万名建设者、6200余台(套)大型机械设备投入建设。马道、企石、青年3座枢纽均进入船闸主体施工阶段,截至6月10日,船闸主体累计浇筑混凝土85.1万立方米,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平陆运河速度’,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平陆运河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何俊辉说。
绿色生态
建设资源集约降碳减污“近零碳”运河
过去,由于钦江旧青年水闸的阻隔,下游的鱼类失去了洄游迁徙的路径。为了守护鱼儿“回家路”,平陆运河在规划阶段就已全盘考虑、提前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在设计之初,青年枢纽就设置了两条鱼道,现在已经基本建成了。”在青年枢纽建设现场,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黎明镜说。
两条鱼道设置在泄洪闸左侧,分别是竖缝式鱼道和鳗鱼道。竖缝式鱼道进口位于电站下游约30米处,鳗鱼道进口位于电站下游约90米处,两条鱼道在3号休息池后合并成竖缝式鱼道,鱼道出口布置在距电站上游约155米处。鱼道总长约480米,目前已完成墙身所有结构,剩余过坝闸启闭机房预计6月下旬全部完成。
平陆运河集团提出以“四个最优”打造绿色工程,保持和优化沿线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以最优资源节约利用为门径,打造绿色工程。围绕“总体平衡、保本微利”的目标,制定了《土石方综合利用总体工作方案》,明确了从抬填造地、矿坑修复、园区回填、填海造地、绿色建材利用、工程自身利用、土地复垦等七个方面推进土石方综合利用。
以最优水土流失管控为措施,打造绿色工程。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土石方多路径消纳利用及堆存场的动态修复,落实水土流失的监理、监测和评估,实现运河的最优水土流失管控。
以最优生态保护为手段,打造绿色工程。运河构建包括河岸、陆上、水上、鸟类迁徙生态廊道,采用“多廊+多点”格局,建设动物通道桥、鱼道、渔业增殖站、生态涵养区,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红树林及牡蛎迁改保护措施,加强沿线陆域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跟踪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生态保护的措施。
以最优低碳绿色发展为抓手,打造绿色工程。推进平陆运河清洁能源走廊项目建设,申报首批100万千瓦新能源建设指标取得积极进展。在平陆运河航道4标开展“近零碳工程”绿电施工应用试点,在三大枢纽建设施工用电分布式光伏绿电项目。全力推动岸电、充换电装置等设施设备建设,实现运河运行期能源基本自洽,建设资源集约、降碳减污的“近零碳”运河。
通江达海
到2035年货运总量可达9550万吨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全线按内河I级航道标准建设,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工程概算约727亿元,工期52个月,力争到2026年12月底建成主体。
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各个方向的水运都将受益:南向将直接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通往东盟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国际水运大通道。西江中上游地区货物出海缩短航程约7天;经平陆运河出海比从广州出海到越南和新加坡,分别缩短约1100公里和740公里。北向则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水联运,通过黄桶至百色铁路等连接海陆运输,依托中欧国际班列直达欧洲;为贵州提供新的出海通道,贵州货物从梅林港口经平陆运河出海到越南,较从广州出海节省运距约700公里。西向经百色港和百色通航项目联通云南富宁港,为云南货物出海提供直接出海通道,较从长江出海节省运距约1930公里。东向直接连通西江航运干线到达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为上游地区开辟通往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北美地区和日韩的海运新通道。
通常来说,水路运输成本是公路成本的1/3,是铁路成本的1/2,是资源节约型的绿色运输方式。相关研究预计,到2035年,平陆运河货运总量可达9550万吨,到2050年货运总量将达1.2亿吨。
与平陆运河同时建设的,还有位于运河出海口的龙门大桥,这是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也是广西首座跨径超千米的跨海悬索桥。站在龙门大桥主航道桥上,海风袭来,红旗猎猎,不远处的钦州港码头上龙门吊正在紧张作业。
“龙门大桥目前已经实现全线贯通,正在稳步推进钢桥面铺装,以及全线路面结构施工、附属结构安装、防腐涂装施工等工作,全力冲刺通车目标。大桥建成通车后,将打通广西滨海公路的‘卡点’,将防城港与钦州港两地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左右,对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交投集团龙门大桥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何锦章说。
平陆运河建成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我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将促进广西及西南地区大宗物资运输和初级产品生产,推动产业集聚,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未来,这座龙门大桥将见证更多更大的货轮从这里出发,直挂云帆“向”沧海。(南宁日报 记者阮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