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温村花海盛开美景。 受访者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 蒋文跃
石头铺砌的村道平整而有韵味,黄墙黑瓦的泥坯干栏式建筑富有民族气息,流水潺潺与园林景色相映成趣,农户门前栽种的鲜花色彩缤纷,“一户一景”令进村的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德保县城关镇那温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致富新路,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华丽转身。
找准新方向
村民变股东
7月20日上午,在那温村,驻村第一书记彭筱荃向记者介绍说,那温村辖7个自然屯,长期以来,村民们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水稻、捕捞和水产养殖。2014年,那温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后被列入脱贫攻坚整村推进项目。
“那温村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长久以来因为方向不明确,一直发展不起来。”彭筱荃说,那温村民俗风情很有特色,壮剧、山歌对唱、“二月二”龙头节、手工舂糍粑等民俗活动长期保存。前几年,先富起来的村民带头搞乡村旅游,但受限于资金投入,一直未形成规模效应,村民收入没有实质性改观。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那温村村委更换发展思路,组织98户农户成立了百色市首家旅游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以土地、劳务等要素流转入股,参与花海种植和利润分红,同时挖掘传统壮民族民俗文化,推动壮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我们从2016年11月开始搞民俗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创收100多万元。”彭筱荃说。
昔日贫困村
今日全国特色村寨
发展思路明确后,该村首先提升硬件设施。
“当年,修建壮乡民族小广场的时候,村民们纷纷自发组建义务施工队铺贴地砖和鹅卵石;在道路硬化、一户一景等项目中,大伙也能投工投劳,团结协作,积极性都很高。”德保县城关镇政府相关人员介绍。
在上级政府支持下,那温村邀请了广州城市规划设计院帮助设计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以“一年打基础、两年扩影响、三年出精品”为目标,由村党支部引进专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力推进那温村生态保育、设施完善、村貌提升、旅游发展、传统复兴等5大类60个项目,预计总投资6000余万元。2018年,那温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出列。2020年1月,那温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2020年7月,那温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多产业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有盼头
据介绍,那温通过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草编、藤编、壮剧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并在“二月二”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山歌对唱、手工舂糍粑、徒手抓河鸭等民俗活动;打造“稻一花一蜜”生态资源,春夏之际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打造民俗稻田艺术;冬季则利用冬闲田种植花卉打造田园花海,实现常年旅游亮点不断,前来观光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多。
“前段时间,花海盛开的时候生意不错,很多游客都会光顾我这家店,这在以前都不敢想。”村民李振挑曾是村里的贫困户,那温村乡村旅游有起色后,李振挑在自家开起了商店,向游客销售自己养的野生蜂蜜和德保特产。
旅游观光产业,也带动了特色种养产业的发展。彭筱荃介绍,在养殖户的带动下,那温村家家户户都有蜂箱,全村蜂箱2000箱左右。“待那温花谷隧道、四季花海建设完成,花源充足,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之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包装宣传,打造一系列具有那温特色的蜂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