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扶贫”与毛南山乡
来源:广西日报  |  2021-02-09 09:48:21

“真扶贫”与毛南山乡

  曾馥平(右二)在介绍下南乡牧草养牛情况。(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袁 琳 通讯员 覃日泉 蒙宏谯 曾彦霏

  “真扶贫”,真名曾馥平,一位出生湖北,工作单位在湖南长沙,却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大山里扎根26年的科技扶贫工作者。

  26年无怨无悔行走在扶贫路上,毛南山乡已然成为曾馥平心中的家乡。

  “家乡”的父老乡亲则用谐音梗“真扶贫”,对这位来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环江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家人”,表达了最朴实的认可与爱戴。

  “家人”的好日子是心中的牵挂

  2月3日立春,是柑橘树积肥、修枝的关键时节,准备赶回长沙参加中科院科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的曾馥平,出发前特地抽空去了一趟肯福科技扶贫示范区。

  近年,柑橘、红心柚成为肯福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但今年价格有些跌落,他很担心群众是否赚得到钱,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继续种好柑橘。

  来到肯福,农户都不在家,在门口玩耍的娃仔看到曾伯伯来了,马上跑去地里喊家长。

  在果园里忙碌的农户听说曾教授来了,也都纷纷聚到村口的大榕树下,还带来自家种植的沃柑。

  “今年虽然价格没去年高,但我家也还有六七万元收入。”

  “我刚又开了两亩地,准备多种两亩沃柑。”

  清甜的沃柑吃到嘴里,曾馥平的心就放下了。他针对群众反映的情况一一给出建议——

  “今年不要死等高价,差不多就赶紧卖了。”

  “地不要开到太高的山上,要注意保护生态。”

  肯福是曾馥平在环江的第一个“孩子”。

  1994年,在女儿才三岁时,他作为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专家,离开长沙的家来到环江扶贫。“群众吃的是稀稀的玉米糊,喝的是黄绿色的坑渍水,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屋,人均年收入不到300元。”这让他震惊的同时,也让他下定决心,留下来为山里的百姓做点事。

  一把镰刀开路,带领同事踏过丛丛荆棘,白天走访晚上伏案,他提出的建立生态移民示范区的规划,开启了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华章。

  老百姓思想守旧,安土重迁,吃了不少闭门羹的他,入乡随俗,拎上几斤熟牛肉、带上酒,去村民家里喝酒。第一天在村民家喝醉了,与他们敞开心扉拉家常;第二天,来聊天的老百姓多起来;第三天,大家都把心里话讲出来了;慢慢地,山里的乡亲们对他说:“我们信你了,也服你了,你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经过两年的谋划和筹备,环江513名移民陆续迁入位于思恩镇的肯福科技扶贫示范区。

  经过艰苦的建设,移民终于住下了。但如何让移民们留得住,并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建立示范区要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为避免村民回迁,曾馥平创新推行“科研单位+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转模式,对示范区移民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很快,示范区的人均年收入超过了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无一户移居村民回迁。

  如今,肯福满山坡都是红心柚、沃柑、板栗等经济林果,瓜果四季更替。肯福示范区的成功,为后来环江乃至广西大规模移民提供了决策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将这个首创的科技扶贫成果誉为“肯福模式”。

  石山的绿变金是心中的谋划

  功成本可以身退,有人劝曾馥平早点回长沙,回到妻儿身边。但大石山区的群众和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一直牵绕着他的心。他说:“这个我得管!”

  积极争取下,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于2000年得以批准建设,2006年正式升格为中科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成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站。

  依托研究站,一批国家、中科院和广西的重大项目先后在环江启动实施。通过10年比照实验,曾馥平的团队发现,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漏失,而非地表冲刷流失,且人为翻耕更易加剧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

  “在山坡上开垦两亩地,耕不上三五年,可能就剩一亩三分了。”为了有玉米糊口,当地农民见缝插针在石缝间耕种,结果地越种越少、日子越过越穷,石漠化也日趋严重,曾馥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易地搬迁好,但安置地有限,必须另辟蹊径。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他发现环江菜牛是当地特产,农民若是改种牧草养牛,不仅增收可观,而且“桂牧一号”牧草播种后,6年才需翻耕1次,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牛粪还能用来生产沼气,替代木材燃料,保护薪炭林、水源林,一举多得。

  设想是美好的,“让老乡们丢掉祖辈延续下来的传统,比挖山开荒还难。”当他解释科学道理时,老百姓并不买账:“祖祖辈辈都种玉米,不种玉米种什么?”

  “种草,养牛。”

  “种草我们吃什么?”

  “到外边买米吃。”

  这样的对话,他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几十遍。他和同事们干脆深入到积极性较高的几户群众家中,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手把手给他们传授科学种养技术。一年后,这些农户光卖菜牛就赚了近万元。

  有了脱贫致富好榜样,老百姓明白这群起早摸黑的干部是真心对他们好,纷纷要求学习种草养牛。如今,菜牛产业已成为环江的一张名片。

  老百姓高兴地谈起生活的改变:“以前上山割草,早出晚归;现在山下割草,牧场就在家边。以前玉米混着红薯吃,现在米饭有肉送着吃。这都是‘真扶贫’们谋划得好啊!”

  “家乡”的新起点是心中的坚守

  绕过山路十八弯,来到下南乡下塘村下塘屯。站在有花竹帽图案装饰的民居前放眼望去,近处、远处的青山上,一棵棵任豆树直立挺拔,山脚下、房前屋后,或长着牧草,或种着广豆根。

  26年的坚守,生态移民、种草养牛、任豆树长、广豆根生……曾馥平开启了一个又一个科技扶贫的新起点,生态产业一一落地生根,石山变绿,青山生金。

  下塘村去古周村的通村道路旁,一些被砍伐的任豆树倒在路边。去年底,古周村按计划砍伐了2亩共100立方米任豆树,收入4万余元。古周村驻村第一书记陆文晓告诉记者,2002年,曾教授的团队在这一片建立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基地,用科技的力量种下“绿色银行”,现在开始收钱了。

  2016年,在精准扶贫号角的鼓动下,曾馥平担任了下南乡党委第一书记,下南乡的一个个贫困村又成了他坚守而奋斗的新起点。

  按照选派科学家下基层扶贫任“科技副职”计划的要求,只需在地方服务满两年,就可以回原单位。当初与他同一批来的50人有的陆陆续续离开了广西,他成了唯一坚守的那个人。

  他放弃了数十次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坦然地说:“作为一名党员科技工作者,扎根扶贫一线,为科技扶贫工作尽绵薄之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守得云开见月明。2020年5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6.45万毛南族人口同步实现整族脱贫。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曾馥平带领着团队已开始谋划环江乡村振兴的各项事宜。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曾馥平以坚守诠释初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切地体现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编辑:唐颖倩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