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华 刘肖华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议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得到各国积极响应。如今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再次提醒着世界,人类休戚与共,面对公共卫生安全这样的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共筑“健康丝绸之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倡导和促进疫情信息分享,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开展医疗国际救援,积极援助和出口医疗物资,加强医疗技术和科技合作,务实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为谋求全人类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
提供抗疫“样板”,提振世界抗疫信心。中国依靠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高效构建了抗疫的决策、指挥和执行机制,迅速建立起科学精准的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短缺设施的快速建设,医疗物资和人员的快速统筹调配体系以及人民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再加上政府、企业、民间的高度配合,中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为世界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塞德在3月19日表示,中国首次报告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中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将疫情有效遏制,给世界提供了抗疫的“样板”,增强了抗疫的信心,各国人士纷纷表示,愿意同中方深入交流与合作,借鉴中国经验,共同战胜疫情。
分享疫情信息,推动建立卫生安全合作机制。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地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分享了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信息,为各国提高对病毒的认识、科学防控以及检测工具和疫苗的研发都提供了重要帮助。中国率先与韩国建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加强卫生、检疫、海关、移民等对口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共同建立一个总的综合性平台,就双方的疫情防控及时交流信息。中国还推动继续在中日韩卫生部长会、高官会机制、中日韩传染病论坛、中日韩疾控中心主任会、中韩疾控中心主任热线等平台上加强合作。中国还积极推动与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携手开展双边合作,加强在二十国集团、世卫组织等框架下开展联防联控,共同支持世卫组织发挥专业作用,共同帮助有需要的国家提升抗疫能力,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共同推动建立全球卫生伙伴关系,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与东盟还为此举行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双方就联防联控、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达成重要共识。通过推动建立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中国为世界人民福祉和地区以及全球卫生安全作出新贡献。
加强医疗救援,提升救治能力。目前全球疫情变化错综复杂,各国医疗资源和水平不均衡,各国应对能力和机制不同,特别是医疗资源薄弱、医疗水平落后的国家面对疫情更是束手无策。为支持国际抗疫,中国积极倡导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采取“一省包一国”的模式,及时向意大利、伊朗、伊拉克等疫情严重国家派出了医疗队,向东盟国家的柬埔寨派出了第一支抗疫医疗队,他们与所在国家分享中国方案,并肩抗疫、医治患者。此外,我国专家还与外国专家多次视频连线,分享治疗经验。
援助和出口医疗物资,保障抗疫需求。截至3月23日,中国政府已经向82个国家提供了捐赠,中国各省市专家团队、民间组织以及个人也充分发挥“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国际合作精神,火线支援。如中国地方政府向19个国家的地方政府进行了物资捐赠,中国企业向20个国家进行物资捐赠,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抗疫的坚定支持和对全球公共卫生的积极贡献,用“中国温度”温暖世界。同时,在多国将口罩等医疗物资禁止出口的背景下,中国从来没有对口罩等医疗物资进行管制,而是发挥中国强大的产能优势,在确保救急救难原则下,按照市场规律,为国际社会提供急需的口罩等医疗物资。中国先后与意大利、韩国达成口罩供应协议,向泰国定向出口医疗物资。中国的病毒检测试剂也已经进入欧盟市场,向意大利、英国、荷兰等11个国家供货,有效地保障全球各项医疗物资的需求。
加强医疗技术合作,有效分享抗疫良方。在全球疫情暴发的危急时刻,中国选择毫无保留地将抗疫经验分享给世界。目前中国发布的7版诊疗方案和6版防控方案,已翻译成多国语言同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同时还与世卫组织、东盟、欧盟、亚太经合组织、非盟、加共体、上合组织、南太岛国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摩尔多瓦、格鲁吉亚、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美国等组织和国家,通过专家研讨和远程会议等方式开展了20多次技术交流,及时分享了中国有关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疗等防控经验和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加强抗疫科技合作,提升抗疫能力。中国高度重视发挥抗疫的科技力量,积极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方面开展科技国际合作。中国积极配合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中国开展了9天的考察,对我国疫情防控进行评估,并对中国及全球疫情防控提出建议。中国还多次组织中国专家和国外专家就疫情防控,包括诊疗治疗方面进行多次视频或者面对面交流和讨论。中国药企还与外国疫苗和药物研发企业齐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和抗疫特效药的研发,共同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新贡献。
(作者分别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青年学者”,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