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发布实施 力争到2025年南宁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15%
南宁晚报  2022-06-24 10:10:38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日前,《南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审定通过并印发实施。昨日,南宁市科协举行媒体吹风会,就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据中国科普研究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南宁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1%,超额完成了“十三五”末南宁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10%的目标任务,超过广西总体水平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平均水平0.44个百分点;各分类人群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20年南宁市城镇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3.6%,高于广西城镇居民总体水平2.66个百分点;南宁市城乡居民科学素质差距缩小,2020年南宁市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2%,高于广西总体水平0.89个百分点;中青年群体各年龄段科学素质水平均明显高于广西总体水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南宁市公民利用科普设施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逐渐增多,有五成以上公民参加过或知晓各类科普活动,对科普内容的兴趣度和对社区科普环境的满意度较高。与“十二五”末相比,南宁市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纲要》提出,到2025年,南宁市全民科学素质在“十三五”基础上有显著提高,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同步。南宁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县(市、区)、各类人群科学素质差距明显缩小。“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在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到2035年,南宁市公民科学素质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同步,南宁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科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科普服务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科普参与全市治理的能力显著提高,创新生态建设实现新发展,科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纲要》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将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农民科学素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老年人科学素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等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同时,还将实施科学教育和培训工程、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应急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队伍建设工程、科普国际交流工程七大重点工程。(南宁晚报 记者凌剑伊)

编辑: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