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乡叶猴 同繁共盛
广西日报  2022-05-20 11:27:10

壮乡叶猴 同繁共盛

板利片区白头叶猴生态廊道。吴世军/摄

壮乡叶猴 同繁共盛

白头叶猴幼仔。吴世军/摄

  最新数据显示,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362只增加到现今的135群1230只,数量稳步提高。

  白头叶猴由中国著名动物学家谭邦杰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并命名,是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白头叶猴仅分布在广西崇左市。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和大新县境内,由间断分布的板利、岜盆、驮逐、大陵四个片区组成。经过多年保护,白头叶猴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改善。

  A 建设生态廊道

  近年来,白头叶猴保护区实施包括建设两条生态廊道在内的栖息地修复工程,其中一条廊道修建于白头叶猴保护区板利片区(江州区板利乡那弄屯)附近。该项目是崇左市山水林田湖草白头叶猴生境恢复与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座跨越322国道,长20米、宽8米的桥梁,桥梁两侧采用台阶式U型桥台,并在台阶上填土绿化,同时在桥梁两头种植白头叶猴喜食的植物,使两座山相互连通,方便猴群通行。

  板利片区白头叶猴保护管理站站长吴世军介绍说:“之前在这附近发生过白头叶猴被车撞事故,建造廊道可将国道旁的两座山相互连通起来,为白头叶猴营造一条专属通道,方便猴群通行和迁移扩散,还可以有效扩大栖息环境和种群交流,促进猴群繁育。”

  去年10月下旬,吴世军正在监测一群白头叶猴的情况时,突然接到保护站的电话,说有猴子被车撞了。原来,当地一村民在回村路途中,发现一只身上带血的猴子晕倒在322国道上。吴世军与其他管护人员赶到事发地点,查看受伤处于昏迷状态的白头叶猴。这是一只成年叶猴,六岁左右,腹位大量出血。他们立刻联系崇左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和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检测中心,同时对这只受伤的白头叶猴进行伤口消毒、止血等现场处置。很快,救护车到达,将受伤叶猴接走。

  此事引起高度重视,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农登攀说:“随着白头叶猴数量增加,猴群栖息地狭小、猴群之间无法正常交流等因素都极大限制了白头叶猴种群的发展。在白头叶猴保护区板利片区,322国道穿境而过将板利片区一分为二,阻碍了猴群往来。白头叶猴想要寻找新的栖息地或是寻找进入新猴群的机会等,都会促使它们跨过这条公路,以便去到对面另一座山。但是这条国道的限速是每小时80公里,来往车辆车速过快,容易误伤白头叶猴。”修建生态廊道可为白头叶猴穿行公路提供安全通道,避免遭遇车祸。

  工作人员监测发现,近期已经有白头叶猴在生态廊道附近一带活动,并有试图通过廊道的动作。“实际上这已经超出了预想。我们已经在廊道上和周边种植九里香、苹婆、构树等白头叶猴爱吃的树种,按照项目计划,要等廊道的树种长大成熟,两三年后白头叶猴才会试图通过。”

  生态廊道附近建有白头叶猴饮水点3处、巡护监测步道1条、观测亭1座以及监控点5个等设施,用以加强对白头叶猴的保护和监测生态廊道的有效利用情况。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人工巡护和远程视频监测相结合,可全天候监测廊道附近白头叶猴活动及穿越情况。下一步,将根据白头叶猴穿越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比如通过移动饮水点等方式,引导白头叶猴使用生态廊道。

  除了板利片区外,岜盆片区也建有一条生态廊道。岜盆片区猴群分布极不均匀,九重山的白头叶猴数量是70群567只,而另一侧的大雾山目前无白头叶猴生活,呈现出一边密集、一边空白的现象。在岜盆片区九重山和大雾山之间建设的生态廊道,宽约50米,长约1400米。生态廊道种有乔灌木,形成一条跨越农田的森林廊道,将两片山区连接起来。生态廊道建设提升了白头叶猴栖息地连通性,扩大了白头叶猴的活动范围。

  B人猴和谐共处

  保护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在保护区,白头叶猴与当地人和谐共处的景象随处可见,保护白头叶猴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许多好处。

  建设生态廊道正是人猴生态和谐的体现之一。农登攀告诉记者,当地村民主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用于白头叶猴生态廊道建设。同时,村民也获得国家给予的生态补偿,享受退耕还林等优惠政策红利;有些村民被保护区聘请担任护林员;当地发展生态旅游也增加了就业和增收门路。

  村民王永东说起白头叶猴来一脸喜色:“两天前,我们正忙着砍甘蔗,几只白头叶猴悄悄从石山下来觅食饮水。我回头一看,五米开外的田埂上,一只白头叶猴正在悠闲地喝小水沟里的水呢!不远处,还有好几只白头叶猴在树上吃苹婆嫩叶。有这些可爱的精灵陪着干农活,一点不觉得累,还特别有趣。方便时举起手机拍上一小段视频,发到朋友圈,亲朋好友看了纷纷点赞,羡慕得很!有的热心村民经常拍些白头叶猴视频发到网上,一不留神就当上了视频博主。”

  白头叶猴给当地乡村带来了很多变化,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板利乡那弄下屯在板利片区白头叶猴生态廊道附近,因此村里建设有一系列的生态科普设施。“保护区在我们村里建的白头叶猴保护点,不仅是白头叶猴生态科普活动室,也是我们村的休闲学习场所。遇到下雨天,我们不出去干活时,就三五成群在这里下下象棋。”村里保护白头叶猴氛围十足,保护区工作人员常到村里来搞科普活动,旅游、研学的团队也时常光临。

  “白头叶猴给我们带来了福气,我们更要好好爱护它。人家是靠山吃山,我们是沾了白头叶猴的光啊!”那弄下屯屯长梁继龙说道。

  保护区依托白头叶猴这一珍稀、独特生态资源,近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推出“探寻白头叶猴、参观白头叶猴馆、聆听白头叶猴大讲堂、游览白头叶猴科普长廊、参与白头叶猴演出、为白头叶猴种下幸福树”六大旅游研学活动,并在外围建成国家4A级白头叶猴生态旅游区。

  那弄下屯在保护区的引导下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通过发展白头叶猴生态旅游,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消费。(广西日报 记者 袁 琳 通讯员 蒋欣妍)

  ■链接

  白头叶猴幼仔为何身披金黄色毛发

  白头叶猴体长50—75厘米,尾长70—95厘米,体重6—8公斤,因头顶有一撮白色毛冠,喜食树叶而得名。它们颈部、上肩及尾巴后部均为白色,手、足背面亦杂有白色,其余体毛黑色;白头叶猴毛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幼仔披着金黄色毛发,1岁左右身体和四肢毛发开始逐渐变黑,2岁以后全身以黑色为主,3岁左右成年。

  为什么白头叶猴幼仔的毛色是金黄的,而成年白头叶猴却是黑白两色的呢?大部分专家认为这是进化的结果。白头叶猴祖先的毛色都是金黄色的,幼年白头叶猴的金黄色毛发反映了白头叶猴本来的面目。现如今白头叶猴仅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境内左江和明江之间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栖息地都是喀斯特石山地区。幼猴的金黄色毛发与灰白色的喀斯特石山极不协调,很容易被天敌发现。随着慢慢进化,白头叶猴的毛色逐渐演变成了黑白两色,以便更好地隐蔽在喀斯特石山环境中。还有一种说法是,白头叶猴幼仔的金色毛发是为了吸引母亲的注意力,激发母爱。

编辑:杨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