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背街小巷“动手术” “烦心路”变“舒心街”——我市整治10条背街小巷美化人居环境
西乡塘区上尧街道陈西路进行改造提升后,居民越住越舒心。
西乡塘区陈西村将旧房子装饰成为公益广告宣传屋。
社区志愿者清理道路垃圾,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
我市对背街小巷进行整治提升,街巷面貌焕然一新。
南宁高新区新苑路西一里整改前人行道路面破损(上图),整改后路面停车区域施划清晰(下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街道铺上了沥青,变得更加整洁干净,现在下雨走路都不怕脏,我们的幸福感也一天天提升。”75岁的陈雪老人在陈西村住了40余年,看着陈西路翻天覆地的变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背街小巷作为城市道路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千家万户,于细微处展现一个城市的形象。今年以来,南宁市将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作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以建设“美丽宜居、整洁文明”城市环境为目标,按照“路平、水畅、灯亮、洁净、绿化、有序”总体要求,针对群众关心的10条背街小巷存在“脏乱差”等问题,组织各相关部门结合配套设施现状开展重点整治。
江南区旱塘北支路、邕宁区那元八巷、良庆区常乐二街后巷、南宁高新区新苑路西一里、青秀区通福路(盘古路—乐业路)后巷、武鸣区祥和小区旁规划路、兴宁区民主路北三里、广西—东盟经开区商业街一巷、南宁经开区留村路、西乡塘区陈西路等背街小巷借助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之风,迎来了新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群众办实事 改造10条背街小巷
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确定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0个重点项目之一,重点查处背街小巷及公共场所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停乱放、乱堆乱放、垃圾暴露等违规行为。
近日,记者来到青秀区通福路(盘古路—乐业路)后巷看到,过去这里存在的路面坑洼、环境脏乱等现象消失了,道路被翻新,车辆停放有序,沿街店面规范经营,分类垃圾桶摆放有序……
小街巷承载大民生。一条小小的路,牵着的是群众的期盼,更牵着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今年以来,市住建局牵头对背街小巷基本情况进行摸排调查,整理背街小巷整改清单,根据存在问题严重程度、整治难易程度、整治工作量等制定整治计划,对江南区旱塘北支路等10条背街小巷“动手术”,做到路面平整、整洁,沿街立面无明显破损,配套基础设施完善。
在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南宁市各级各部门以“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导向,从完善配套和规范管理入手,因地制宜实施基础设施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消除背街小巷乱象,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发展,持续提升城市文明宜居环境,创建公共环境好、社会秩序好、道德风尚好、同创共建好、宣传氛围好的文明背街小巷。
目前,10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消除卫生死角148处,清扫卫生死角垃圾23.43吨,整治公厕环境卫生13处,修复路面破损24处,新装或改造市政照明路灯241盏,修复损坏市政照明路灯70盏,劝阻占道及跨门槛经营95起,清理小广告577处,规范非机动车乱停放117处。
合力攻坚“疑难杂症” 提升小巷环境品质
如果说主干道是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一些背街小巷因管理不到位、环境脏乱差,成为创城整改提升工作的难点。在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南宁市注重集中力量攻坚“疑难杂症”,提升背街小巷的市容环境。
民主路北三里路面虽小,但干净整洁,电单车整齐划一地停放在线内,商铺规范有序经营。
“违章建筑少了,商铺经营规范了,居住环境变好,我们心情也愉快,身体更健康。”市民李大姐对民主路北三里的变化感触很深。
民主路北三里是兴宁区民生街道最具商业特色的街区之一,这里网红小吃店、服饰店、日用杂货店齐全,人流量非常大。
过去,这里存在着跨门槛经营、占道经营等问题,部分商铺违规搭建固定遮雨设施、固定货架等,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为彻底解决民主路北三里的乱象,兴宁区聚焦问题核心,紧盯管理难点,多举措推进整治。
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兴宁区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沿街商铺开展宣传劝导工作,积极向商家讲解什么是违章搭盖、占用公共空间的危害性等。
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兴宁区多次组织民生街道办、城区城管局、市场监管局、市交警四大队等相关部门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向违章商铺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自行拆除。
为民提供便利。兴宁区选取适合位置搭建了电动自行车便民停车点,并组织人员规划停车位置,最大限度解决停车难“顽疾”。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清扫卫生死角垃圾11吨,消除环境卫生死角28处,清理小广告451处,劝阻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行为97起,规范乱停放电动自行车90处。经过一系列举措,民主路北三里乱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进一步巩固了创城成果,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细处着眼完善基础设施 背街小巷焕发新生机
整治背街小巷环境,不仅是表面上的大扫除,还要打好基底,查缺补漏。南宁市各级各部门密切协同,全力攻坚,着力提升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让城市的“里子”焕发光彩。
南宁高新区新苑路西一里作为老旧小区周边道路,建设年代较早,基础设施不完善,人行道破损,路灯不足;老旧电力井高出人行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缺少排水设施,遇强降雨天气路面积水无法排出;周边商铺车辆乱停现象严重……
“原来路面坑洼不平,进出很不方便,现在道路又宽又平整,环境变美了,看着心里舒服多了。”家住新苑路西一里的李平对门前道路路面改造工程赞不绝口。
在开展背街小巷治理过程中,南宁高新区合理规划改造人行道树池,抬高人行道,完成人行道新砖铺设240平方米,道路路缘石翻修120米,增加道路路灯3盏,增设排水设施1处,整治私自开口3处、人行道乱象2处,增设隔离墩4个,更换老旧果皮箱3个。此外,积极协调电力部门,消除老旧电力井高出路面安全隐患,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西乡塘区上尧街道陈西村面积约0.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3户1453人,在册流动人口约6700人。陈西路是陈西村的主要道路,在改造前路面凹凸不平,破损严重,墙面脏污,巷道杂乱。
西乡塘区政府多次召开现场会议,决定对陈西村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着重提升陈西路的基础设施,重新铺设沥青路面、改造排水系统、修复巷道沿线破损脏污墙面、整理杂乱的各类电线等。目前,已完成路面沥青铺设3500平方米,新建水表围挡约90个,新建水沟盖板约150套,排污井盖改造约40套,道路外立面美化约15000平方米,太阳能路灯安装15套,消除卫生死角112处。经过大力整治提升,陈西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的舒适度,也积攒了村内的人气。在陈西路上开店的陈阿姨高兴地说:“现在路修好了,人流量变大了,到我店里买东西的人也多了。”
南宁市在背街小巷的治理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有效解决背街小巷居民实际困难,为民生谋福祉、添实惠。下一步,南宁市将在尊重总体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重新划定人行道与车行道区域,实现人车分离,沿车行道旁施划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缓解停车乱象;利用有限空间增设无障碍通行设施与健身活动点,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在背街小巷入口和空置建筑立面增设党建宣传栏,打造党建宣传阵地,营造具有特色的示范型背街小巷。
背街小巷的改造让城市“面子”更靓了,“里子”更实了,“底子”更厚了,百姓体验到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撰文:南宁日报记者尹海明 通讯员田轶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南宁日报记者叶子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