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闹市区建起红色精神家园
——江南区打造文化商圈党建群见闻
百益上河城国旗街。
石菠-百益文化商圈党群活动基地。
商圈的企业商家成立了党支部,都有一个LOGO上墙。本文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徐天保/摄
本报记者 乔晓莹 通讯员 郭超前
“在这里,不仅能学到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样板,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更是时刻激励我们……”最近,桂林市的段先生专程来到南宁市江南区百益上河城观摩学习,这里浓厚的党建氛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百益上河城作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之一,依托出色的商圈环境及丰富的业态规划,将特色鲜明的党建元素融入这个商圈建设中,使其别具一格。在党建的引领下,百益文化商圈被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获得“自治区众创空间”“自治区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南宁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这是近年来江南区探索建立“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石菠—百益”文化商圈党建群的缩影。
记者从亭洪路步入百益上河城,一栋面积700平方米的“石菠—百益”文化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立刻映入眼帘。这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不仅有党旗、场所、设施、标志、书报、制度,而且还有红色加油站、先锋故事汇、创客咖啡角、党群议事厅、创业红荷圃等功能区。
“我们这个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咨询接待岗,方便党员、游客、创业者等向党员志愿者咨询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开展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以及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务事项。”百益上河城党支部书记王苗苗告诉记者,经常会有商圈以及商圈之外的党支部来这里开展活动。
近年来,江南区不断深化开展“先锋引领·凝心聚力”大行动,依托福建园街道石菠片区联合“大党委”和百益上河城党支部的“双引擎”,突出党建引领,凸显文化元素,以文化传承、文化共享、文化创业为纽带,整合石柱岭社区、菠萝岭社区、百益上河城、“10+1”商业大道、振宁星光广场等资源,精心打造“石菠—百益”文化商圈党建群,辐射带动辖区企事业单位130余家,基层党组织162个,党员4900余名,周边群众18万余人。
“石菠—百益”文化商圈位于江南区的商业核心区域,是以原南宁绢纺厂旧厂房建筑为载体,通过建立城乡“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将服务功能型党组织架构和行业党组织架构融合贯通,打破商圈各类组织存在各种难以破除的体制、隶属、级别的“高墙庭院”,推进“大党委”网格、文化街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三网融合”,努力建成红色精神家园、文化产业基地、潮人打卡地标等相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文化商圈党建群。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个闹市区红色精神家园作用,江南区因地制宜,形成一系列的运行机制,成效逐步显现出来。江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陆海介绍:“我们以党组织联建来促进文化创业,以党员联动推进文化传承,以资源联合推动文化共享,优化商圈的营商环境,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品牌,有力推动城区文化产业发展。”
据介绍,围绕文化商圈党建群的入驻企业规模小、青年集聚、行业特性鲜明等特点,江南区按照“两个覆盖”要求,探索在文化商圈建立“1+2+N”党建群联动体系,即一个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功能型党组织和小个专企业结对共建,多元组织力量参与。短短两年时间,百益上河城的企业发展成为单独组建新兴行业党支部,商圈内的其他小个专企业也以党建群为共享平台,依托城乡“逢四说事”协商工作机制,整合多元组织力量,使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团体组织加入党建群,形成党建引领的联动群体。
陆海告诉记者,“石菠—百益”文化商圈党建群将石柱岭社区288名党员、菠萝岭社区142名党员、孵化器20多名流动党员纳入商圈统一管理,打破商圈企业规模小、分散性强、流动性大等局限性,“每年年初,街道党工委会邀请商圈单位代表、绢纺厂等老旧企业老党员代表、劳模代表、居民群众、文创团体、志愿团队等共同参加以‘红色家园守初心、共营商圈促发展’的党建系列活动,一起为商圈的发展献计出力;联合辖区单位和政府部门党组织开展共联共建,为创客提供空间支持、创业指导、品牌孵化、事务代理等服务,目前,商圈已打造出精品创业项目56个。”
此外,该文化商圈党建群还借助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菠萝岭元宵花灯会,设置花灯手工作坊、免费教居民群众制作花灯、打造3D彩绘花灯文化街等,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整合辖区内党组织的优势资源,相继举办平话文化旅游节、梦回唐朝庆中秋、“壮族三月三”等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提升了文化商圈党建群组织力,共同激发了商圈文化产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