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建盛会平台 共享盛会机遇
广西日报  2020-11-23 09:04:29

  本报记者 李湘萍 通讯员 聂新宇

  在文莱离岸10公里的深海,“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广西民营企业海世通渔业(文莱)有限公司的外海网箱养殖场做得风生水起。该公司加工成品养殖鱼出口到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填补了文莱品质鱼在国际水产市场的空白。董事长刘西磊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让我们搭上了乘风破浪的大油轮。”早在2014年9月举行的第11届东博会、峰会专场签约仪式上,《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经贸合作谅解备忘录》正式签署,开启了广西与文莱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海世通是借助东博会、峰会成功“走出去”的一个折射面,更多的海外企业也通过东博会、峰会平台走进中国,打开不一样的新世界。马来西亚榴梿供应商黄国隆,从2015年起一届不落地参加东博会、峰会,深耕中国大市场。5年里,他的生意增长了5倍,产品落地中国100多家超市。他由衷地感谢东博会、峰会提供的平台。

  16年来,东博会、峰会成功举办了200多场经贸活动,5万多名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东盟国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出席会议,83.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在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国际产能、跨境园区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贸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升级发展。

  印度尼西亚海洋统筹部部长卢胡特在第16届东博会、峰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东博会、峰会已发展成为亚洲投资和贸易推广活动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良好合作的典范。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暨第17届东博会、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诚邀各方宾朋如期参加第17届东博会、峰会。

  他介绍,在展会期间,秘书处会集中宣介中国和东盟之间相互进行经贸合作的一些制度性安排,帮助企业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政策环境、具体规划、推进步骤,同时还会举行一系列研讨会,展望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未来的前景和潜在的领域,汇集各方面的智慧和想法,为未来的深化合作拓展思路。

  作为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领域合作的机制化平台,峰会积极搭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政策宣传和经贸合作的桥梁,发挥民间外交力量,促进中国与东盟工商界的了解与合作,促进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之间更广泛的互动和对话,增进金融、物流、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不断夯实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推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批重大机制、重大项目落地,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贡献力量。

  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的理念,峰会机制化成果日益丰硕。中国贸促会(广西)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中国贸促会自贸协定(广西)服务中心、中国贸促会广西自贸试验区调解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并通过建立中国-东盟商事法律合作机制,探索多元化贸易投资纠纷解决方式,提升企业对RCEP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利用率,提升企业了解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峰会秘书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即将开幕的第17届峰会,将继续发挥自身渠道优势,密切联系东盟各国商协会和其他对口机构,挖掘更多利益契合点及合作领域,创新活动形式及活动内容,搭建政企云对接平台,宣讲双方营商环境和投资政策,拓展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激发双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经贸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东博会、峰会将继续发挥中国-东盟重要的开放平台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服务中国-东盟乃至RCEP的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编辑:唐志强